2022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携手为保护地球投资 (Invest In Our Planet)”。这不单需要国家、企业在进行投资时,把经济收益性之外的环境影响纳入投资决策,作为重要考量之一,也需要每个人向更绿色的生活方式改变,为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维护一个可持续的生存环境。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18年发布的《1.5度特别报告》显示,要实现《巴黎协定》的1.5度目标,需要在2030年将与生活方式和消费相关的人均排放量减至约2-2.5吨二氧化碳当量,并在2050年进一步减少到0.7吨。在生活排放的众多来源中,最重要的是出行、居住和饮食,分别占生活方式排放量的17%、19%和20%。这也意味着,上述领域有极大的减排潜力。2019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社会治理”专题政策研究项目组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建议,将衣食住行用游作为我国“十四五”期间推动绿色消费的重点领域。
《促进公众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行动策略:案例与建议》报告通过介绍关于消费行为改变的理论和路径,试图探究引发消费行为改变的主要因素、常见路径以及合力对推动行为改变的影响。并基于“促进个人绿色低碳消费整合信息平台项目”,对其中收集到的八个国内外实践案例进行剖析,从促进公众向绿色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和众多行动(包括传播倡导、社群构建等)中,提炼得以见效的普遍规律,并最终提出促进公众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策略建议。以期为国内相关政策的制定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参考,为促进绿色消费行为及生活方式在中国的普及做出一点贡献。
案例一日本Cool Biz倡议
案例二打造“素食之都”
案例三推动农村垃圾分类-以八宝堂为例
案例四能源合作社推动居民参与能源转型
案例五美国韦尔斯利学院“可持续生活方式评级项目”
案例六新能源乘用车在中国的普及
案例七企业推动绿色消费转型
案例八“助推”助力纸尿裤新生
本报告由绿色创新发展中心(iGDP)主导编写,能源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