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室
ESG视角下的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与价值衡量

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风险报告》对全球企业、政府和公民社会开展了“全球风险认知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前五大全球风险首次全部来自单一类别——环境!其中,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被认为是未来十年最重大的风险之一。

2021年被联合国称为“重塑我们与自然关系的关键一年”。

这一年,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对物种和自然生态造成的压力与损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切,“生物多样性”作为重要的环境(E)议题也被投资者和金融机构高度重视,金融机构在内的投资者必须确保所有活动和资金流动符合生物多样性价值,使全球资金流从对自然不利的结果转向对自然有利的结果。

Number1生物多样性或成未来决策核心

自然资本与金融资本、制造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等是国际公认的资本形式,其中自然资本被视为支持所有其他形式资本的基础。而生物多样性是自然资本的一部分,生物多样性越丰富,越有益于自然资本的健康和稳定。

然而,金蜜蜂在2018年面向全国公众及相关行业开展的生物多样性意识调研中发现,总体上全国公众生物多样性意识普通不高,对生物资源具有紧密联系的行业对其行业相关度认知水平相比整体水平较高,但认知还不全面、系统,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度和高度影响/依赖生物多样性行业企业的意识与能力亟待提升。

1. COP15为生物多样性投资指明方向

COP15第二阶段会议将审议《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21个行动目标,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作用,投资者要确保投资不会损害自然,同时鼓励对自然产生增益(Nature-positive)。

2. 生物多样性正在成为ESG的核心议题

自然损失是我们时代面临的许多社会挑战的核心,目前投资者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及行动也远不如气候变化行动,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研究指出其签署国在其报告中提到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的数量较低,但数量呈增长趋势。

预计未来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将逐步趋严,决策者、投资者和公民社会将越来越关注生物多样性风险。有研究就强调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必须将自然问题置于公共和私营部门应对社会挑战(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危机)所作决策的中心地位,从而加速推动向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资本流动。

Number2生物多样性丧失的ESG风险

世界经济论坛研究发现,44万亿美元的世界经济价值产出(占全球GDP总值一半一上)中度或高度依赖于自然及其服务,这意味着自然的退化对企业和金融系统的稳定构成重大风险,包括转型、物理、诉讼和监管以及系统性风险等,这些风险有可能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影响投资价值。

对于投资者来说,清楚地了解生物多样性丧失可能对被投资者的风险回报状况以及整体投资组合产生的潜在影响非常重要。如果管理不当,某些行业可能会因风险暴露导致资产陷入困境。

此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会产生重大的社会风险。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健康、福祉和生计的基础,地球上近一半的人口直接依靠自然资源来维持生计,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生物多样性丧失造成的社会风险还可能会影响全球贸易、性别平等、经济发展、全球健康和全球和平等系列社会问题。

为控制生物多样性风险,全球各界已开始行动。

截至2021年6月,来自政府、监管机构、国际组织和金融业的75家机构联合发起了“自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NFD),旨在推动企业和金融机构进行相关信息披露,引导全球资金流向与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相一致的领域。

Number3生物多样性的长期投资价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自然与商业之未来》报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15项非气候导致的威胁均与以下三大社会经济系统相关:粮食、土地和海洋利用系统,基础设施和建成环境系统以及能源和开采系统。各行业通过向新自然经济发展转型、重塑与自然的关系,三大社会经济系统有望在2030年之前创造10.1万亿美元的商业价值和3.95亿个机会,相当于从现在到2030年期间,贡献五分之一的全球新增工作岗位。

根据金蜜蜂与世界经济论坛联合编制的《新自然经济系列报告:中国迈向自然受益型经济的机遇洞察报告》,由于商业对自然及其服务的依赖,中国每年有9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面临风险,约占到中国GDP总量的65%。也就是说,按照固有模式发展经济,持续扩大自然损失,中国将有超过65%的GDP面临自然损失带来的威胁。

如果三大经济系统按照十五项关键转型路径进行自然增益型转型发展,在2030年可为中国创造1.9万亿美元的新增商业价值和88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机会。与传统商业模式下的工作岗位相比,这些工作机会更可持续,有助于实现提高人与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相处。

Number4ESG管理中的生物多样性价值衡量

虽然生物多样性议题的绝对重要性在国际上日益得到认同,但在现行ESG体系下其重要性常常被低估,甚至有时被直接忽略。随着ESG投资理念不断普及,有观点认为应该将大自然的商品和服务作为一个新的资产类别。

在评估企业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风险时,影响、依赖性和治理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了解企业经营活动如何影响生物多样性、企业对自然系统的依赖程度,以及企业在多大程度上采取措施来缓解其价值链上的这些影响,将帮助企业有效识别、管理生物多样性带来的风险与机遇。

2019年6月,金蜜蜂与自然资本联盟(目前与社会与人力资本联盟联合形成了资本联盟)、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在中国共同启动了“Business for nature”倡议,聚焦未被全面认识和评估的“自然资本”,为企业理解其重要性并将其纳入政策制定和投资决策提供知识储备。

截至2021年底,中国广核集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蒙牛集团、伊利集团、中国石化集团、中国核电等在内的一大批企业代表率先关注企业与自然的关系,开展自然资本核算,识别企业运营过程中对自然的影响、依赖及由此产生的风险与机遇。

就像气候变化一样,生物多样性危机已经到来。

2019年5月,金蜜蜂在内的8家单位共同签署了《企业与生物多样性伙伴关系宣言》,承诺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与惠益共享,采取生物多样性友好措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和政府要求融入成员单位发展战略、日常管理与经营过程,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