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工商领导人峰会日前在新西兰举行。此次会议是在世界经济处在疫后复苏起始阶段的关键时刻举行的,全球金融紊乱,供应链断缺,保护主义和贸易战频发,疫情反弹仍在严重冲击着许多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亚太经合组织集中了世界重要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0%,世界贸易总量的5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三分之二。
虽然它只是一个论坛式的合作机制,但由于体量大、代表性强,其议题选定和各成员官方及企业领导人的发言表达的政策取向和舆论导向,折射出世界经济的走势和重大动向,对全球经济治理起着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理所当然地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11月11日,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在奥克兰举行的2021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致辞。图源:新华社
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名义加入APEC,为该组织注入了新的强大活力。20年来,中国在历届年会上都高举多边主义和开放合作的旗帜,推动APEC发挥引领世界经济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许。
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合作进程,以开放的姿态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今年的APEC视频峰会上,中国以宽广的全球视野指出,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历史关头,亚太地区应该勇担时代责任,发挥引领作用,坚定朝着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目标迈进,并把全力抗击疫情,坚持合作开放,推进绿色转型,积极推进创新,列为APEC成员和整个亚太地区团结合作,共克时艰的迫切课题,引起与会各方的强烈共鸣。
坚持开放合作是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重中之重。抗疫靠开放合作,不可能独善其身。发展靠开放合作,闭关自守注定落后。创新也靠开放合作,闭门造车、以邻为壑迟早被时代洪流所淘汰。亚太地区地域广阔,多样性强,各国制度模式、发展水平差异甚大,尤其需要坚持开放,加强合作,包容普惠,互利多赢,方能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共同进步。
构建命运共同体是亚太地区所有国家的共同愿望和目标,开放合作是通向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应当看到,时下这条路并不平坦,还有许多沟沟坎坎,有的是天生固有的,如各种差异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分歧,需要相互排疑解惑去化解或求同存异;有的则是人为制造的,如各种歧视,形形色色的排他,以意识形态划线、搞地缘政治小圈子、干涉别国内政等,需要给予揭露和斗争,因为此等言行破坏合作,制造分裂和动乱,既害人也害己,与APEC宗旨和亚太地区人民的愿望背道而驰,终究是没有出路的。亚太地区不能也不应该回到冷战时期的对立和割裂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