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室
《金蜜蜂ESG进展观察报告2021》|碳信息披露迎来窗口期

从全球经济在新冠疫情后的绿色复苏和包容增长,到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及中国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提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主流叙事。在中国,由监管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研究机构、评级机构、媒体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ESG投资理念和企业发展方式变革正在深入推进。

作为中国ESG蓬勃发展的亲历者,责扬天下ESG团队连续第三年发布年度ESG进展观察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捕捉中国ESG发展的重大变化,我们也将更多的思考聚焦在如何提升企业的ESG行动力。

随着“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及相关落实方案的加速制定,ESG 环境信息披露的强制化和标准化正逐步加强,企业碳信息披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关注热度与严格要求。

2021年5 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实施《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其中明确,2022年,完成上市公司、发债企业信息披露有关文件格式修订,将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要求纳入上市公司发行环节,在招股说明书等申报文件中落实相关要求,将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要求纳入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2021年6 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格式准则,在对相关环境信息提出强制性披露要求的基础上,鼓励公司自愿披露为减少其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纳斯达克交易所、伦敦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均在ESG指引中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有关气候变化风险和管理的情况,以及碳排放强度数据。除此之外,气候变化相关事宜也被明晟、富时罗素、道琼斯等纳入ESG评级框架中,并以此建立了相关的气候变化指数,供投资者参考。

联交所新版《ESG报告指引》及相关上市规则新增了“气候变化”指标,要求在港上市公司披露有关识别及应对气候相关事宜的政策,并描述已经及可能产生影响的重大气候事宜及应对措施,对上市公司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亦有强制性披露规定。

金蜜蜂说

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系统性管理应被提升至更重要的位置。

一方面,企业应全面掌握环境信息披露法规和准则,及时跟进和把握碳信息披露管理趋势和规制进程,逐步建立起企业碳信息监测、收集、核算、分析、披露系统,合规应对来自政策的信息披露要求和市场的披露期望。

另一方面,企业主动匹配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建议、SASB(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准则、CDSB(气候披露标准委员会)指南等国际披露框架,积极识别气候相关风险、机遇和财务影响,有助于公司决策,规避气候风险和把握商业机遇,确保业务的长期可持续性,亦可为投资者提供有效的企业环境和气候等非财务信息,提升投资价值。

金蜜蜂对联交所发布时间为2021年1月1日-2021年5月31日的企业ESG 报告进行了收集,并对应对气候变化专项政策/治理、风险/机遇分析与评估、系统性应对措施、目标设定、专项披露、参与倡议等六大方面开展信息提取与统计分析。

具体分析涵盖专项政策/治理、风险/机遇分析与评估、系统性应对措施、目标设定- 碳中和、目标设定-碳达峰、专项披露-TCFD、专项披露-CDP、参与科学碳目标(SBTi)、参与可再生能源100%倡议(RE100)、参与关心气候倡议(C4C)、参与立即实施气候中性倡议(CLIMATE NEUTRAL NOW)等14 个字段的披露内容。

数量

金蜜蜂

2580 家上市主体中,2124 家企业未开展碳信息披露,占比高达82.33%;有178 家企业的披露项仅为1 项,占比6.9%;披露2-3 项信息的企业占大多数,总比例为8.87%;披露项达到4 项及以上的主体占的2.9%,其中指标全部覆盖的企业仅有13 家,比例仅为0.5%。

企业碳管理信息披露严重不足,呈现分散性、零散性特点,大部分主体未形成体系化、常态化的披露机制。

上市主体在重大气候相关事宜、碳管理的治理政策、管理实践、数据收集、信息披露等方面或存在较大的缺位,是上市公司ESG管理的重点提升领域。

行业

金蜜蜂

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及通信、地产建筑、制造、采掘、金融保险等企业主体在碳信息披露方面表现高于平均水准。

具体行业而言,能源电力行业企业对各项指标的回应较好;交通运输、地产、建筑、采掘等行业在气候事宜系统性应对措施、风险/ 机遇分析评估、制定专项政策/治理方面的指标表现具有相似性;气候政策和“双碳”目标对金融保险业的ESG管理也呈现显性影响。

内容

金蜜蜂

披露率最高的内容为面向气候变化和碳管理的系统性应对措施,达到13.67%;8.75%的主体披露了管理目标。

其中,披露面向碳中和、碳达峰的管理目标的企业累计占比2.86%;8.32%的企业在报告中提及气候、碳相关的风险机遇分析评估。

披露专项政策和治理信息的企业占比为7.7%;开展碳信息专项披露,如参与TCFD、CDP 披露的主体占比较低,总计2.28%。

参与气候相关联盟/倡议的披露比例仅为1.47%。

金蜜蜂说

中国“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年)对如何实现碳中和目标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能源脱碳转型及随之而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结构调整,将深刻展现气候政策和碳管理对ESG投资、产业增长和各行业领域的长久性、持续性影响。

碳信息的披露和透明沟通成为企业ESG管理的优先和关键事项,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地产建筑、金融保险、公用事业等行业领先企业已率先把握趋势,做出行动变革。

我们相信,一方面交易所和监管机构的披露规定、投资者对气候事宜及碳管理因素的重视、评级结果带来的市场压力等,将会推动企业披露更丰富的碳管理信息;另一方面,碳管理信息的披露也将会“倒逼”企业从治理政策、风险与机遇分析评估、管理举措、目标设定、参与倡议等各维度建立更加完善的ESG 管理,增强企业韧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