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室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需求将得到更大释放

新能源汽车发展微调查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国经济时报8月9日就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关话题发出调查问卷,截至8月27日,共收回608份,其中,倾向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为317人,占比52.1%,倾向于购买燃油车的为291人,占比47.9%。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当前,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但是还不稳定,仍面临很多制约因素。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吕红星

新能源汽车相对于燃油车来说,对产品质量和制造工艺有更高要求,将推动我国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转型升级。同时,汽车的新能源化带来的环保改善、能源节约也能够更好地促进消费,拉动国内市场的大循环。

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

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

“我的许多朋友都买的新能源汽车,我认为新能源汽车很环保且充电比较省钱,新科技十足,车型也很漂亮,小区也有充电桩,平常上下班包括回老家里程数都没有问题,所以我也决定买一辆。”在一家新能源汽车4S店,一位顾客对本报记者表示。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67.4%的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理由是环保、54.3%的人是由于充电省钱、19.2%的人是因为潮流吸引。

近些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8月19日,在商务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今年1-7月,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147.8万辆,同比增长2倍,超过2020年全年136.7万辆的水平,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销量占生产企业新车销量的比重达到10.0%,较去年同期提高6.1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角度来说,2019年新能源补贴退坡之后,一部分企业走的是特斯拉式的高端路线,里程在500千米以上,电池成本很高,但是车很贵。另一部分走的是低端路线,里程在100-200千米,电池成本显著降低,销量也很好。同时,很多在使用B级车的消费者愿意尝试换新能源汽车,从需求上面消费者愿意购买。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创新中心研究员张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些年来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原因有以下两个。

首先是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大,现在很多一二线城市都对汽车限购限行,但是政府允许新能源车牌照免费申请,有些城市新能源汽车可以免费停车,这些优惠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有很大的作用。

其次,许多车企开发出了续航里程长、智能化程度高、具备自动驾驶的新能源汽车,吸引消费者去购买。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要达到车辆总销售的20%左右的新目标,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要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远期目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我国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许海东表示,2012年至今,不论是外形、配置还是安全性能方面新能源汽车质量都在不断提高,同时,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一日千里,当前,拥有200多万个充电桩,60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1∶3的比例在全球都是很高的。

记者了解到,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进步、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市场需求也在不断释放。

“我们要看到,政府、企业、市场都有各自的作用。政府在基建、使用环境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来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企业要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去做更好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形成自己的品牌,从而形成更强大的竞争力。通过市场竞争、市场选择引导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许海东进一步表示。

现阶段补贴还是很有必要

关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有的支持,有的则反对。

在张翔看来,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还是非常必要的,当前新能源汽车没有办法和燃油汽车全面竞争,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者大部分是工薪阶层,对售价非常敏感,没有补贴的话,售价会大幅增加,销量就会降下来。

调查结果也显示,69.1%的人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补贴有必要,22%的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8.9%的人认为不好说。

记者了解到,为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佛山市对汽车销售企业和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发布了最新的奖励和补助。其中针对消费者方面,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期间,购买不同价格区间的新能源汽车并符合条件的消费者能够申请不同金额的补助,最高补助2万元。

在许海东看来,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虽然发展得很快,但是还不是很稳定,电池技术、智能网联技术也都处在发展过程之中,国家在引导帮助转型过程中,应该给予一定的补贴,从国际上来看这也是一种惯例,同时,通过补贴来引导消费者,这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后再逐步退出,这样更有助于整个产业发展。

据记者了解,近日,财政部公开一批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部分建议的答复,透露下一步将出台系列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予以支持。关于支持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活动,中央财政创新支持方式,采用“先实施、后拨款”的资助模式,由企业先行投入并开展各类科技活动,通过验收后再给予补助,引导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对于骗补的企业,重复生产,属于发展中的问题,而且消费者会作出选择,也不会选择很低端的产品。同时,政府也可以从消费端、产品准入等方面着手,进行限制。”许海东强调。

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需要较长时间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徐蔚冰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经达到145.6万辆,比2019年增长17.3%。

本次问卷调查中,有观点认为,为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所提出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的规划目标,在一些限购的大城市,新能源汽车要放开限购。也有观点认为,为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燃油车限购政策,明确燃油车禁售时间表。那么,应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还面临哪些瓶颈?为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专家又有哪些建议?

现阶段应该给消费者选择权

早在今年3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要深入挖掘消费潜力,在汽车方面,要开展汽车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引导一些地方和城市继续放开新能源汽车限购政策和增加指标,这有利于扩大汽车消费,也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

图片来源/新华社

之后,我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项目组对外公开发布的《中国传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将于2050年实现燃油车的全面退出。

在6月5日举办的“碳达峰碳中和北京行动高端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欧阳明高提出:建议北京研究出台禁售燃油车政策。

此次调查问卷中,许多网友表示自己既是新能源汽车的支持者,但同时也是坚定的禁燃令的反对者,企业应该进一步在质量性能提升上给消费者信心,政府应该一方面加大放开新能源车限购力度,另一方面适当加大燃油车限购力度,但不能“一刀切”,应该给消费者选择权。

调查结果显示,36.7%的人认为,为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燃油车限购政策,21.1%的人认为所有城市新能源汽车都应放开限购。

有专家认为,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过程,在这个过渡期内,多依靠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才能让新能源车健康发展。

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体量初具规模,形成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头部企业,不仅成功进入跨国车企的全球供应体系,而且正在加快全球产能布局。2020年以来,跨界、造车、代工等辞藻不断出现于新能源车产业,以阿里、百度、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强势进入新能源汽车造车行列,受到广泛关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向本报记者表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刚刚迈进以市场化驱动为主、政策驱动为辅的新阶段,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产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各地方政府也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贯彻实施方案和支持政策,基本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协同的支持政策体系。

不过也要看到,在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产业发展体系的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存在部分核心技术掌握不足、标准法规不完善、充电基础布局不合理和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同时也存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基础设施有待建设、安全保障体系有待完善、跨产业融合新生态亟须构建等痛点,这些问题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向纵深发展的瓶颈。

随着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不断跨界协同,如何构建智能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生态,还需要跨领域、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

张进华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进入“市场+政策”双轮驱动新阶段,智能网联汽车正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商业化前期阶段。

面对目前的实际情况,张进华建议:

一要强化创新驱动,依托龙头企业持续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攻关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车规级芯片、车用高端传感器、车载操作系统等产业短板。

二要完善标准法规。加强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的跨部门组织协同,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研究及完善。

三要加快新能源汽车在公共领域、私人消费领域、乡村等市场的推广普及,鼓励探索新型充电共享商业模式创新。

四要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政策工具,研究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双积分等与碳管理衔接机制,加大对充电/加氢基础设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交通设施等环节的支持力度。

中国车市的新能源化之路不光是放开限售和燃油车限售禁售的问题,未来的发展之路更需要理性的思考。

农村市场有望成为新能源客车的新蓝海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吕红星

8月13日,交通运输部会同公安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使用适合农村交通条件、适应群众出行需要的新能源、清洁能源节能环保车辆,推动农村客运绿色低碳发展。

图片来源/新华社

“推动农村地区新能源客车发展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通常情况下农村地区百姓进城消费或者其他活动的情况比较多,而一个城市能够辐射几十公里的农村地区,这个应用场景非常适合新能源客车的使用。”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早在2021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宣布于2021年3月至12月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记者了解到,目前,农村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足1%,是一片广阔的蓝海,此次国家九部委提出要推动农村新能源客车发展,可以看作是新能源汽车下乡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会给新能源客车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推动农村客运绿色低碳发展”是今年国家层面在关于发展农村客运市场的众多政策文件中的第一次直接提及,这一提法给客车行业传递了什么信号?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信号为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尤其是氢能源车,氢能无污染、能量密度高、无温度限制、无里程焦虑,农村客运车也是氢能源车发展的重点领域。

根据中国客车信息网统计数据,今年7月我国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2856辆,同比下降近3成,1-7月累计销售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21485辆,累计同比下降8.21%。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创新中心研究员张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城市的新能源客车市场基本上已经饱和了,能够置换的车都已经置换了,城市公交需求不足是导致目前新能源客车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而在广大农村地区,新能源客车还是一片蓝海,政府希望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引导众多新能源车企开发适合于农村客运的车型。

从工信部发布的第347批最新公告就能看出,众多新能源车企正在瞄准农村客运市场,比如说宇通7米的纯电动城市客车ZK6700BEVG3、海格6米的纯电动客车KLQ6602EV0N1A、开沃6米的纯电动城市客车NJL6650EV1等。这些都说明主流客车企业正在积极布局主打农村客运市场的新能源客车产品。

“农村的客运跟城市的客运不一样,城市客运客流量比较大,公交车普遍都比较长,比如说12米的,而农村客运可能是7米、6米的车,就要求车企来开发比较小一点的客运车型来满足农村市场的需要,农村市场一旦放开了以后,会引发新能源商用车的第二次增长。”张翔进一步表示。

据记者了解,《意见》中还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各地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推进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协同配合,细化实化工作举措,及时协调解决农村客运发展遇到的突出问题。要强化人才、资金、规划等政策保障,加大对农村客运发展公共设施的投入,持续推进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需要配套建设充电设施,包括快充技术应用和快速换电模式,农村地区的停车站点也需要尽快补齐这些短板,这对于低碳经济的乡村振兴也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进而会带动更多的农村百姓低碳出行,对于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也会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效应。”祁海珅强调。

监 制丨王辉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马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