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室
贡献SDG,有我!中国青年向世界讲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青春故事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自2016年1月1日生效至今的五年多里,政府、机构、企业、个人等多种力量都在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贡献力量。其中有一股力量不容小觑,那就是来自青年的行动力。

青年比任何一个群体都更加应当关注可持续发展,这不仅因为青年是可持续发展的受益者,直接关系他们的未来,更因为青年是可持续发展得以成功推进的关键。

6月10日,在第十六届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上,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与国家电网温州供电公司组织了一场展示职场青年贡献可持续发展故事的主题活动——“可持续发展青年说”,邀请五位嘉宾以TED演讲的方式,从五个不同维度讲述中国青年推动SDG的青春故事。活动由国家电网温州供电公司宣传主管王雪主持。

不怕台风的电网

抗灾减损,创新有我!

  

潘勃利,国网温州供电公司“不怕台风的电网”创新项目主创之一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不怕台风的电网”创新项目主创之一的潘勃利,讲述了温州供电公司青年通过发挥专业技术特长,贡献SDG 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和SDG 11“可持续城市与社区”的青春故事。在目睹威力巨大的台风毁坏电网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后,潘勃利与同事们开始寻找解决方案。在公司全面支持下,青年创新团队经过反复推敲与实践,探索出抵御台风灾害的“防、避、抢”三阶段应对方案,打造对台风等极端自然灾害具有预防抵御和快速复电能力的电力系统。“不怕台风的电网”首个示范网格打造完成后,温州鹤盛山区的故障平均隔离时间将从原来的63分钟下降到不足10分钟,极大便利居民生活、减少经济损失。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电力人抢修遭受台风侵袭的电网

以潘勃利为代表的电力青年担当有为,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凭借青年人敢想敢闯的创造力与行动力,一次次“挑战不可能”,交出了“不怕台风的电网”这样一份青春答卷,为中国电网和世界电网应对台风等自然灾害贡献出青年智慧和有效解决方案。

乡村振兴特派员

深入乡村,振兴有我!

  

胡海河,阿里巴巴集团社会公益部资深总监

与国网温州同在浙江的阿里巴巴,也有一群青年员工在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

为了帮助更多县域实现脱贫致富,探索并实践可持续、可参与、可借鉴的“互联网+脱贫”模式,2019年5月,阿里巴巴开拓性地启动了“脱贫特派员”项目,先后选派11位优秀青年员工到国家级贫困县,参与长期定点扶贫工作,协同当地政府,精准、高效地落地阿里巴巴扶贫项目。

“‘脱贫特派员’已经成为阿里人非常向往的工作岗位,因为这是代表十几万阿里人帮助欠发达县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岗位。”阿里巴巴集团社会公益部资深总监胡海河在演讲中,讲述了阿里青年人如何亲力亲为助力乡村脱贫、落地家国情怀、释放青春力量。

  

三批特派员在阿里巴巴乡村致富大会上集结

今年2月我国宣布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5月17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热土计划”,宣布将集中力量从产业、人才、科技三方面助力乡村振兴。阿里巴巴的“脱贫特派员”从此成为“乡村振兴特派员”。

如今,第三批7名阿里巴巴“乡村振兴特派员”已经整装出发,他们将为乡村带去阿里农村数字化的创新科技和运营经验,用青年人的创新思维探索数字化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打破跨文化沟通困境

融入世界,联通有我!

  

张幸甚,diinsider项目经理

中国不仅有心系家国的青年才俊,还有一群计利天下的优秀青年,他们运用跨文化优势在海外助推可持续发展事业。

作为一家推动“走出去”项目本土化对接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社会企业,Diinsider在业内已小有名气。张幸甚是Diinsider的一名项目经理,她已深入参与多个跨文化沟通项目的落地实施。在演讲中,她以“青年力量如何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分享了像她一样的青年如何赋能东南亚和非洲的金字塔底层群体,如何帮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和组织打破文化、宗教差异的隔阂,如何帮助中国企业与海外利益相关方沟通合作的三个海外实践故事。

  

实地调研东南亚社区居民对太阳能的需求和看法

张幸甚在东南亚社区调研中发现,中国企业和当地社区对海外投资的认知相距甚远。当“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自豪于促进了当地经济增长、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时,当地的NGO和民众却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想法:这些外来企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

打破认知差异,推动责任沟通,正是这群青年人主动扛起的使命,他们的行动也正在改善中国企业海外项目的社区关系,提升企业的海外履责实践,让经济增长、创造就业这些实际成效真正赢得当地居民的理解与欢迎。

把口号变成全民参与的公益行动

减少食物浪费,行动有我!

  

柳济琛,光盘打卡创始人兼CEO

心系天下的中国青年,不仅在海外推动可持续发展,还关注食物浪费这一世界难题,在中国打造“人人皆可为”的行动方案,从细微处入手,获联合国点赞。

全球每年有13亿吨食物被浪费,占食物总量的1/3;与此同时,还有9亿人吃不饱饭。2013年,中国开始倡导“光盘行动”反对食物浪费,然而“节约粮食”“珍惜粮食”等标语式提示牌,让很多年轻人“不感冒”。那么,如何让“光盘行动”从一个口号转化成每个人都愿意参与,甚至主动参与的行动?柳济琛和他的小伙伴们提出了青年人的解决方案:用科技创新,让AI助力!

光盘打卡小程序孕育而生——用户在餐后,通过“光盘打卡”小程序对餐盘拍照,经由人工智能识别为“光盘”后可获得积分奖励,完成打卡。积分可以在小程序内可兑换礼品,还可捐赠给公益项目由企业配捐善款。小程序不仅支持个人参与“光盘行动”,获得认证的组织还可邀请成员共同加入光盘挑战。

从此,故事分享人柳济琛的身份变成了“光盘打卡”创始人、新素代科技CEO。光盘打卡运用科技手段,通过年轻人乐于接受和参与的形式,掀起了全民参与减少食物浪费的新浪潮。柳济琛还因此获得联合国的关注和赞赏,在2020年被评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青年领袖,成为全球青年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榜样。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社交媒体发文,期待更多青年与柳济琛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青年领袖一起,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青年创新需要企业支持

赋能青年,支持有我!

  

韩斌,全球契约中国网络执行秘书长

第五位演讲者,是全球契约中国网络执行秘书长韩斌。他介绍了中国青年通过创新贡献可持续发展的故事。“我们需要更多地信任、依靠年轻一代,只有越来越多拥有创新思维的年轻人开始真正关注、参与到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工作中,我们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才可能获得成功。”韩斌秘书长敏锐地指出,青年人发挥创新力需要得到企业和组织的支持。只有企业支持青年群体去发现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为他们创新解决方案、落地实施方案提供资源,切实解决问题,才能推动可持续发展。

2019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起了“联合国青年SDG创新者项目”,帮助企业中的青年骨干,学习如何利用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新技术来开发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商业模式,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领导人才。今年,全球契约中国网络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一起,将这一项目落地中国,帮助中国青年认识可持续发展、识别可持续发展中的挑战,并在全球展示中国青年的创新方案。

来自电力、化工、ICT、食品、建材、咨询等众多行业企业的青年通过视频介绍他们要解决的可持续发展挑战

接过可持续发展的接力棒

“中国青年贡献SDG倡议”发布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副主编杜娟与嘉宾共同发布倡议

这5个富有代表性的青年故事,从不同维度展现了中国青年贡献SDG的青春力量和青年群像。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青年,离不开青年创新,也离不开企业和机构对青年的支持。“可持续发展青年说”进行到高潮,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副主编杜娟及几位发言嘉宾共同发布“中国青年贡献SDG倡议”:

中国青年贡献SDG倡议

青年,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青年贡献可持续发展需要企业和组织的支持。希望更多的青年和企业行动起来,加入推动SDG的行列。我们倡议:

• 中国青年从自身工作和生活出发,发现可持续发展挑战,通过创新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 中国青年运用所学,将新思想、新技术,更多地应用于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将可持续发展挑战转变为商业模式和战略。

• 中国青年心系天下,关注全球性可持续发展问题,关注我们共同的地球。

• 中国企业鼓励青年员工贡献可持续发展,并给予他们大力支持。

• 更多的组织能够为中国青年贡献可持续发展赋能,培育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