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公共危机之下,企业和组织都进入新的变革期,如何用“责任锻造企业韧性”成为焦点话题。8月5-7日,第十五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在京召开,通过对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趋势、实践的交流分享,探索企业履责与可持续商业并行的“韧性”发展之路。
论坛由《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金蜜蜂智库主办,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日本企业市民协议会联合主办,瑞典驻华大使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尽管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论坛分享交流的全球CSR发展趋势,传递出更加坚定的可持续发展信心。
瑞典驻华使馆经济贸易参赞倪睿星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数字化转型、消费者行为改变、远程工作模式、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以及政府的巨额刺激计划等可能成为塑造商业“下一个常态”的新趋势。在此趋势下,政府、社会和投资者将越来越关注企业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和责任。他呼吁更多公司将可持续发展业务或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未来的业务,以增强国家整体竞争力和企业个体竞争力。
中国
企业社会责任平稳发展
金蜜蜂智库创始人、首席专家,ISO 26000 利益相关方全球网络联席秘书长殷格非分享了金蜜蜂中国CSR指数报告2019的最新发现。报告基于金蜜蜂“四有”评估体系:有心(有意愿负责任),有人(有更广泛的利益相关方),有言(有良好的利益相关方沟通机制),有行(有“鱼”与“熊掌”兼得实践)。
报告分析得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五大趋势:企业社会责任综合指数保持平稳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性得到进一步重视;企业利益相关方指数有所下降;企业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提升;责任竞争力指数基本保持持平。
欧洲
可持续发展目标被融入每一个政策
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联合创始人兼高级顾问Jan Noterdaeme介绍到,欧洲正在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融入所有政策中,包括欧洲绿色协议、数字欧洲计划、经济复苏计划等,力争到2050年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欧洲成为第一个气候综合以及包容性大陆。
他还详细介绍了欧洲最新政策,包括环境与人权尽职调查、欧盟203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教育议程和技能公约等,以及欧盟对投资者和企业信息披露的规定、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2030年战略。
其中,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包括气候的减缓和适应分类方案、相应行业经济方面的分类方案,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分类方案,欧盟希望到2030年,每年能动员约2600亿欧元来推动可持续投资,实现企业转型。欧盟可持续产业条约,计划推动更多行业涌现可持续发展的先锋,帮助欧盟从数量型的经济体转变成价值的经济体,提高价值和质量。
日本
“下一阶段的ESG投资”机会将达250万亿日元
日本企业市民协议会指导委员会主席关正雄分享了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东京大学和日本政府的养老投资基金的最新发布的研究。
研究建议开展“下一阶段的ESG投资”的转型,提升经济和社会影响力,推动“5.0社会”的实现。所谓“5.0社会”,即以人为本的超级智能的社会,与SDGs17项目标紧密联系,其目标是促进社会的团结,以及社会更加优化、高效,并保持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研究估计,到2030,下一代医疗、制造数字化、智能出行、智能生活以及下一代能源领域中新的投资机会将会高达250万亿日元。
美国
CSR在推动文化转型与可持续中作用巨大
ISO 26000 利益相关方全球网络(ISO 26000 SGN)秘书长Carolyn Schmidt谈到了美国CSR显著的发展趋势: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启发人们对CSR的辩论,2010年出现共益企业,2019年181家美国大公司签署了“商业圆桌会议”文件,宣称公司的首要任务是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她也谈到了美国当前的两个危机:在对抗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全社会重新审视一线工作者的社会价值及其医疗、社保、待遇等一系列关系社会稳定的问题,这也推动企业为其提供体面的工作环境、公平的工资水平等等;Facebook通过算法将激发种族歧视等负面言论放在企业广告旁边,引发了人们对社交媒体煽动仇恨的抵制。
这两种情况的共同点在于,企业都能够也应该成为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美国持续实现重大的文化转型以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方案
释放健康自然界的经济和金融价值
2019年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上,Business for Nature联盟在中国正式启动,作为Business for Nature联盟执行董事Eva Zabey 在发言中重申了商业保护自然的意义以及过去一年联盟的发展与展望。
她表示,企业必须明白经济和社会繁荣取决于健康的自然世界。若大自然消失,则底线也将消失,保护自然不仅是一个理性选择,而且具有经济和金融意义。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在中国昆明举办,Eva Zabey期待大会达成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昆明协定》,在2030年前扭转自然损失,展示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她强调,企业必须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除了已经加入联盟的复星国际、中粮国际等中国企业,她呼吁并支持更多企业积极参与这一国际进程,以便在全球舞台上表达企业的声音和最佳实践。
“更好的重建”
将可持续性融入企业发展全过程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管理学院企业责任荣誉退休教授、商业道德研究所主席David Grayson表示,想要在不确定的未来乘风破浪的企业,必须全力以赴,将可持续性融入企业发展的全过程。由于经济压力,企业短期内不可避免的以“适应、生产、复苏”作为现阶段的口号,但那些为可持续发展全力以赴的企业和企业领导者会继续努力,“更好的重建”将成为更多企业的口号。
全力以赴的企业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它解释了企业为什么存在,以及它如何为自身和社会创造价值。
其次,还要有一个全面的计划,将对社会、环境和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将正面影响涵盖业务的所有方面并延伸到供应链,这个计划必须由最高的领导者来推动和拉动,并不断更新。
再次,建立一个“创新、包容、赋权”的可持续文化,鼓励企业内外部人员为公开透明、以道德和责任为核心的战略采取行动。
最后,全力以赴的企业需要有技巧和意愿与企业、公民社会和公共部门伙伴进行广泛合作,并且作为倡导者,为社会正义和可持续发展大声疾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