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对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三十六条具体措施。
《意见》总体要求显示,确保到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努力实现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民族边疆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国务院已先后批复实施了4个“西部大开发五年规(计)划”,并于2010年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
而此次《意见》的提出,将是指导西部大开发下一个“10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意见》的提出旨在继续平衡东西部的发展,西部还有很多成长空间值得探索,与东部也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弥补;第二,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西部致富的要求仍然十分迫切;第三,西部地区与“一带一路”毗邻,更加直接地受益于“一带一路”的发展,对“一带一路”的支撑作用也更加明显;第四,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相对成熟,而西部地区还有很多产业空白,基于西部地区各种要素的成本较低,继续做好西部大开发的工作,也是为我国经济增添新的活力。
《意见》提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其中,在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意见》提出,支持新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形成西向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文化科教、医疗服务中心。支持重庆、四川、陕西发挥综合优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支持甘肃、陕西充分发掘历史文化优势,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节点作用。支持贵州、青海深化国内外生态合作,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支持内蒙古深度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升云南与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开放合作水平。
“西部的概念很广,应该集中优势力量在西部先打造几个大开发的热点城市,比如重庆、成都、西安、兰州等,让这些城市先行对接‘一带一路’,再安排部署其他地区与这些城市相对接,完善配套建设。由于这些城市的基础相对较好,只要加大开放力度,提高发展水平,很快就可以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白明说道。
此外,就如何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意见》提出,要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包括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创新开放合作,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完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布局,支持西部地区在特色优势领域优先布局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加快在西部具备条件的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创新载体;进一步深化东西部科技创新合作,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同时,推动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培育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改造升级上迈出更大步伐,促进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广泛应用并与之深度融合,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际上,西部地区不乏高技术优势,一些重点城市,比如西安、成都、重庆的科技水平并不差,高等院校和大型的科研院所也并不少。同时,西部地区还具备一些特色产业,这些产业本身的科技含量也非常高。另外,西部地区拥有很多国家级的园区和新区,科技和创新发展的小环境非常不错。”白明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