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两会的会期缩短,政府工作报告篇幅也大幅压缩,不足万字。本期《热点速递》第一时间从CSR视角解读报告内容。
一
报告速读
昨日,商道纵横官方微信号做了一个调查:“两会来临,你最关注哪些议题?”。下文根据读者关心的优先次序,整理了报告要点,以供读者速读。
可持续城市与新时代社会治理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
完善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慈善事业等健康发展
经济就业,复工复产
努力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
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
深化“放管服”改革,调整措施、简化手续,促进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复业
实施好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
绿色生态发展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
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
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
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
加快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
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
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着力抓好农业生产,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健康中国,防疫医疗
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坚决守护人民健康
坚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
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坚持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
用好抗疫特别国债,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二
CSR视角解读
总体来看,今年政府工作重点是在防控好疫情的前提下,恢复经济,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努力完成今年任务。我们认为,CSR经理人在工作中应该重点关注四个方面。
01 六稳六保要贡献
今年的工作报告罕见地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总理说,这样做,是为了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可见“六稳”“六保”分量之重。所谓“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所谓“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可以预期,今年经济形势将相当严峻,不少企业会面临生死考验。在这种外部环境下,企业将会以生存为第一目标,难免会压缩各种开支,甚至会发生裁员。CSR预算和CSR活动也会受到影响。
CSR经理人应该怎么做?
我们认为,要想办法聚焦,并突出CSR对业务的价值贡献。这一点我们曾在《经济下行,CSR经理如何熬过冬天?》中有过详细论述。大家可以重新翻出来看看。
此外,从进取的角度看(特别是那些疫情期间业务暴增的公司),CSR经理也要想一下,企业CSR如何贡献六稳六保(特别是稳/保就业),毕竟这是今年各级政府最重要的KPI了。
02 脱贫攻坚要总结
今年是“三大攻坚战”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此的语气是坚决的。从提及次数来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报告中出现次数最多,并不止一次明确:要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我们认为,这一点符合预期。因为从2月底开始,政府部门特别是国务院扶贫办就在各个场合多次确认这一点。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这提醒我们,2020年消除的是绝对贫困,相对贫困还会在一段时间内存在,乡村振兴就是要建立长效机制,这将是长达数十年的工程(2035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2050年全面振兴)。
CSR经理人应该怎么做?
我们过去一年已经就这一议题给出过不少建议。简言之,首先要善于总结。今年是收官之年,必然要做总结,总结要做得有特色,要把社会影响和效益讲清楚;其次要做好衔接,即企业的扶贫CSR项目如何过渡到乡村振兴CSR项目,这要做好谋篇布局的工作;再次是挖掘价值,对多数企业来说,乡村振兴不仅仅是捐款,会有很多商机,CSR可以发挥作用。
03 消费回升齐参与
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如今,很多国家的疫情还在肆虐,经济重启尚需时日,再叠加上贸易摩擦的问题,对我国出口影响较大。投资方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建设。这个对特定行业的企业是利好,但很多企业不一定能沾上光。因此,不少行业特别是餐饮、教育、旅游等服务行业,只能去抓住消费回升的机会。
在这方面,政府十分重视。从近两个月地方政府纷纷发放消费券,可以看出端倪。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措施很具体,包括: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养老、托幼服务;改造提升步行街;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
CSR经理人应该怎么做?
我们认为,首先要配合好企业的业务部门(市场、营销、大客户等部门)抓住“报复性”消费的机会,可以通过公益营销等手法,为业务做贡献。其次,消费复苏的同时也不忘防疫,在适当的时候,CSR部门也可以介入或提醒相关部门做好防控工作。一些在疫情期间的创新实践,如预约消费、无接触式配送等,可以加以完善、固化下来。
04 十四五规划新征程
政府工作报告也点了“十四五规划”,要求“今年要编制好‘十四五’规划,为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擘画蓝图”。我们认为,这句话虽然短,但却很重要。下一个五年规划将会奠定2021到2025这几年的发展基调。特别是,这将是中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之后的首个五年规划,必然会与过去有很大不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社会公平都是值得期待的内容。
2019年11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研究部署“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题会议,强调:围绕推动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福祉、防范化解风险等,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政策;围绕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激发市场活力,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尤其要按照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的要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更大进展;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研究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更加注重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这里面有很多和CSR相关的内容。
CSR经理人应该怎么做?
我们认为,CSR经理人应该结合企业所在行业和领域,密切关注十四五规划的进展。从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的时间表看,通常11月前后发布中央对规划的建议,次年3月两会前形成规划纲要,提交人大审议通过。我们建议CSR经理人关注这一时间表,在十四五规划建议发布后,仔细研究,找出与自身相关内容,分析对未来五年CSR策略的影响,准备下一个五年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