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山西省工商联获悉,由其编制完成的《山西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将于近期发布,同时,在此次发布会中,山西省工商联还将初步探索建立起全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定期发布制度。
编制发布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山西省工商联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引领企业多方面履行社会责任,创造性落实山西省委对省工商联提出的“企业家队伍建设”任务的重要抓手,自2013年开始在全国工商联系统率先发布以来已坚持6年。
据悉,自2013年起,山西省工商联首次在全省民营企业中推行社会责任报告制度,连续组织编制、集中发布。从2018年开始以省工商联名义编制发布《山西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山西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组织推动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工商联的职能所在,我们之所以能够长期坚持、扎实推进,主要是在几方面下了功夫、推出实招。
首先是在组织领导和全局统筹上,将编制发布“责任报告”列为省工商联年度重点工作,成立了主席、书记为组长的“责任报告”课题组,并落实专项经费列入机关年度预算。同时每年制定“责任报告”编制工作方案,提交主席办公会、党组会审议通过,明确程序步骤、任务分工、时间节点、组织保障等,保证《报告》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高质量发布。
其次为保证“责任报告”的高质量和典型性,山西省工商联通过开展系统培训,邀请省内外专家同班授课,以分期举办模式开展社会责任培训,覆盖全省11市117个县级工商联和省联常委以上企业,达到了“提高思想认识、提升编制能力”的预期效果。同时又将社会责任调研列入市级工商联工作评价指标,明确任务提出要求,指导督促定期通报。在此基础上,结合“责任报告”工作进展实际,数次征求机关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召开编制工作座谈会、研讨会,邀请市县工商联、课题组、研究机构、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研讨,发掘特色亮点,丰富《报告》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据介绍,在这种推进中,参与调研的有效企业数由2018年599家增至2019年838家,增长了近40%,组织课题组实地考察近20家企业,为《报告》突出山西特色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和生动的案例依据。
该负责人表示,在“责任报告”的编制发布中,我们充分注重政治引领和成果转化,坚持把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加强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引领相结合,与弘扬“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相结合,注重把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融入全省工商联工作大局,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坚定“四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举措也得到全省市县工商联、企业、商会的积极响应,如沁新集团连续4年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阳曲县工商联连续第6年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汇编,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民营企业的广泛好评,为展示民营企业家队伍形象、优化当地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晋中市工商联又率先在全省编制了本市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
据悉,今年山西省工商联编制的《山西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将在省工商联执委会上发布,并初步探索建立起定期发布制度。同时还将通过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搭建展示平台、选树先进典型、研讨履责实践、强化非公党建引领、建立示范基地等举措,探索建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推进机制,打造促进“两个健康”工作的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