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室
社科院新书称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已逼近红线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研究书系称,当前,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已逼近了红线。

2016年12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研究书系》。作为书系之一的《饮水安全与环境卫生可持续管理》提出了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制定目标的政策建议。

根据《饮水安全与环境卫生可持续管理》所述,海河、黄河、辽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分别达到了106%、82%、76%,西北内陆河流开发利用已接近甚至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

同时,《饮水安全与环境卫生可持续管理》称水环境的形势也非常严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就整个地表水而言,劣V类水体所占比例全国平均为10%,有些流域劣V类水体所占比例远远高于这一数值,如海河流域劣V类的比例高达39.1%。

根据国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中国的地表水按功能高低分为五类:I、II、III、IV、V。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到、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劣V类就是污染程度已超过V类的水,基本上是最差的水质等级。

其次,流经城镇的一些河段、城乡接合部的一些沟渠塘坝污染普遍比较重,并且由于受到有机物污染,黑臭水体较多,影响范围较广,对人民群众生活影响较大,公众关注度高,不满意度高。

其三,饮水安全问题导致的水环境突发事件的数量依然存在,引起了消费者的不安。

《饮水安全与环境卫生可持续管理》还称,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且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并存,水多、水少、水脏、水混四种现象同在的现实,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缺水尤其是贫困地区饮水困难、水质难以彻底保障等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而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过度开发、严重浪费、低效利用以及水资源污染等问题,给中国早已短缺的水资源“雪上加霜”。

2014年,中国降雨量为7681亿立方米,平均降水量622.3毫米,与常年值基本持平;地表水资源量为26263.9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277.4毫米,比常年值偏少1.7%;水资源总量为27266.9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少1.6%;人均水资源量呈现递减趋势,已经不足2000立方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