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室
发现城市之美:探索“美丽城市”实践路径

7月8日下午,以“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探索‘美丽城市’实践路径”为主题的发现城市之美论坛召开,贵州省副省长黄家培致辞。原国家建设部部长、第十 一届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汪光焘;中共浙江省委原常委、中共杭州市委原书记,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顾问王国平;中国工程 院副院长、院士徐德龙;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玉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王建国;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潘 公凯;万向集团公司总裁鲁伟鼎等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美国夏威夷法院联合大法官迈克尔·D·威尔逊;全球文化互联文明间对话音乐协会总裁玛丽·玛达莎 希作主旨报告。泸州市、桐庐县、贵安新区、吐鲁番市等城市展示美丽城市建设成果和经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特别顾问汉斯·道维勒;爱沙尼亚生命科学大 学景观管理与自然保护教授卡勒夫·赛普,美国夏威夷东西方中心总裁莫瑞森等境外嘉宾出席会议并进行互动。

  黄家培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新型城镇化”重大决策,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战略选择,是推进创新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 “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当前,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进一步破解资源要素瓶颈制约、环境容量约束、产业结构调 整、持续改善民生等城市发展难题。因此,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用好山水、田园、乡村三大资源,找 准贵州定位,发挥贵州优势,彰显贵州特色,创造贵州奇迹。着力建设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共生的“美丽城市”,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据汪光焘介绍,当前城市反哺农村体制不健全,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差距存在扩大趋势,城市的新旧市民二元结构形成,大城市病与城市群发展滞后并存, 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问题突出,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传统反映强烈,城市和乡村历史文化沉淀流失,包容性发展,建设“美丽城市”,转型发展已刻不容缓。我们要 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改革措施,有序制定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障碍。要顺势利导推动大都市圈发展模式的探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完善新 市民(不论是农村来城市务工经商,还是城市间的迁徙)的进入退出机制。要建立城市和重点区域的建设生态环境绩效评估制度。要探索信息化,大数据应用,依靠 科技力量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要认真执行《城乡规划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坚持以法治理,公民模范守法,政府规范行为。

  徐德龙说道,推进绿色制造,建设幸福家园,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制造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点和中心任务。我们必须使产品从 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少,对自然生态无害或危害极小,使资源利用率最好,能源消耗降到最低。要举起绿色的大旗,与大自 然求得和谐共生,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注重循环发展。绿色制造须着力于绿色产品和绿色制造技术与工艺的研发。我们不仅要物资极大的丰富,科技高度 发展,生活足够富裕,更应该要追求环境十分优美,人和自然十分安全,天蓝水净风清气正,心情十分愉悦的美丽家园。

  王玉庆表示:新型城镇化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在推进绿色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实际问题;要科学做好城市 定位,综合考虑区域优势、交通、自然环境、经济、文化传统等因素,谋划好城市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要统筹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用循环、低碳发展 理念来指导城市建设,统一规划污水收集处理、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要积极发挥城市基层组织作用,鼓励和培养社会组织,与居民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 从而实现城市的精细化管理。

  王建国表示,人类文明的建立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自然和生物气候条件是城市建设时首先面临的 挑战。在城市和建筑设计的自然之维中,“形式追随气候”应像“形式追随功能”一样,应成为城市和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绿色城市设计应根植于地域性的生物气 候条件和特定的山川地貌,遵循生态学的适应与补偿原理,不同城市因具体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建筑特征。这种多样性正是“发现城 市之美”的基本内涵,是未来世界维系丰富多彩的城市风貌特色所需要的。 汉斯·道维勒指出,我们要降低城市活动以及化学对于人类生命健康的影响,我们要通过很好的城市管理以及安全使用化学品、废品的循环使用来达到这些目标,那 我们需要对这些提供基础设施和基础的服务。文化在城市建设当中的重要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保留文化的底蕴。文化,我认为它是一种软实力,同时它是得到国 际上认可的软实力,它能够让各国不同的人民团结在一起,让大家能够更好的合作。现在的城市规划者、运输者、工程师们,在设计的时候,不单是考虑设计的本 身,还要考虑到减少排放,真正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是会带来新的建设模式以及循环新的概念,我们一定要不停去思考这些做法,这些新的概念,我们要有一个可持 续发展的生活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