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3-3 )
2月27日,道达尔中国科学论坛在上海举办,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转化和利用技术
(CCS)受到热议。与会代表发出呼吁:要解决全球变暖、资源短缺而引发的 “气候危机”和“能源危机”,最佳出路就是通过CCS技术使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近几年,大气温室气体增多导致气候异常,多次以严厉的方式向人们提出警告:再不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人类将会受到更大的惩罚。
2月27日,道达尔中国科学论坛在上海举办,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转化和利用技术受到热议。
CCS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在这次论坛上,应道达尔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国内电力、煤炭、炼化等企业的代表120多人,热议“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转化和利用技术”。与会代表发出呼吁:要解决全球变暖、资源短缺而引发的 “气候危机”和“能源危机”,最佳出路就是通过CCS技术使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目前,世界多数国家已签署了针对二氧化碳减排计划的全球性公约??《京都议定书》。“减排”成为世界性的任务和目标。如何降低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威胁,如何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向大气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CCS:“深藏不露”的环保利器
目前,人类平均每年排放300亿吨二氧化碳,造成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化石燃料、土地使用和森林砍伐。其中,40%来自发电厂,23%来自运输行业,22%来自水泥厂、钢厂和炼油厂。
很多国际知名能源企业已意识到:在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的同时,必须尽量减少能源使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他们开始采取种种措施,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道达尔自2000年就开始关注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目前正对该技术进行研发,并在法国西南部Lacq盆地实施一个试验项目,其一体化程度前所未有,包含二氧化碳的捕集、加氧燃烧和地下封存的整个过程。2009年至2010年间,该项目将捕集约15万吨二氧化碳,并且将其封存在地下4500米深处的一个巨大的多孔气藏内。
道达尔Lacq项目经理Nicolas Aimard告诉记者,二氧化碳捕捉和封存是应对“环境危机”的一项积极有效措施,它能从源头捕集二氧化碳,并通过管线或船将其输送到封存地,压缩到临界状态,并注入到地下深处。他认为,CCS技术正日益成熟,并且很快就能得到普及。
目前,全球已有挪威、加拿大、阿尔及利亚三个油气田项目开展二氧化碳分离、捕集和封存。道达尔在法国Lacq盆地的实验项目是全球首个在气体燃烧过程中对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和封存的完全一体化项目,也是欧洲第一个利用枯竭的陆上油气田封存二氧化碳的试验项目。在项目开展的两年时间里,将对相当于5万辆汽车尾气排放量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净化、压缩和注入。道达尔还将不断改进用于监测封存地动态的方法和仪器,以确保二氧化碳可长期稳定地封存,为日后开展更大规模的作业积累经验。
据悉,欧洲将在2015年开展十几个类似的示范性项目,到2020年至2030年间,实现该技术的商业化。
那么,我国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情况如何?据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沈平平介绍,我国是全球二氧化碳最大排放国之一。近些年,我国加强了国家主体科技计划对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支持,目前科技部已落实中央财政经费逾70亿元,支持上百个项目和专题研究。
据悉,科技部在支撑计划、863计划和973计划等主体科技计划中安排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大了对节能、新能源、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污染控制、气候变化等领域技术开发、示范与推广的支持力度,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中国的一些企业和科研院所与国际有关机构合作正在开展CCS的前期评价,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已着手与中国合作开展建设二氧化碳捕集工厂的前期研究工作。中澳合作的国内首座燃煤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华能北京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工程,自2008年7月16日建成以来,成功捕集并提纯出1500余吨纯度为99.99%的二氧化碳。
CCS:“一石二鸟”的双赢佳径
沈平平教授认为,二氧化碳捕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二氧化碳的使用范围广泛,在消防上可做成干冰,在机械加工领域可做弧焊保护气,在化工生产是重要原材料,食品级的二氧化碳在啤酒饮料、蔬菜保鲜、烟丝膨化等领域中的应用也很广泛。
他告诉记者,利用二氧化碳的一项最佳技术就是利用其开采石油再将其埋存在油藏中,不仅可以提高石油采收率,而且能减轻温室效益,既实现了减排的社会效益,又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可谓一石二鸟。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注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研究工作。新疆、大庆、胜利油田进行了一定规模的矿场应用,吉林油田则开展了二氧化碳清洁泡沫压裂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中国石油大学曾针对辽河月东稠油进行了注二氧化碳基础实验,结果表明明显降低原油黏度,使原油体积膨胀、提高驱油效率,从而提高了采收率。
沈平平教授说,在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大背景下,工业减排二氧化碳为解决我国二氧化碳驱气源不足提供了机会。而且,油气藏是封闭条件良好的地下储气库,可以实现其长期埋存。一些低渗透、井网不完善的小断块油田及天然气田开发,都是注二氧化碳开采的潜力所在。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技术以其适用范围大、驱油效率高、成本较低等优势,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我国目前排放的二氧化碳多达38亿吨,随着新建火力发电厂、水泥厂和煤化工项目的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将持续增加。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使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当二氧化碳的减排和合理利用达到最佳平衡点时,人类将找回原来那个清新自然的地球家园。
来源:中国石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