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电业———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优秀行业的国际化进程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尽管原定于今年8月全面推行的欧盟WEEE指令(《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有望延期,但面对中国家电出口的最大市场———欧盟正一天天建起的绿色壁垒,面对即将出台的比WEEE指令更加难以突破的欧盟ROHS指令,一直依靠低廉价格取得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将面临沉重打击。但欧洲著名家电品牌西门子家电总裁盖尔克先生却认为,贸易中的壁垒只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100多年来,正是越来越严格的法规促进了欧洲家电技术的进步。如今,正在融入全 球经济的中国,在适应世界统一的法规、标准的过程中,固然要付出些代价,但是代价过后,必然迎来企业迅速成长的未来。
注重环境保护
西门子家电集团深信,企业经济效益的成功与社会和环保息息相关,也取决于如何将社会和环保完美地融入到长期的发展战略中去。承担起国际性大企业的责任就意味着在全世界范围之内严格执行统一的标准,集团在下属42个生产地设立了环保管理系统。每一个产品创新都要经过环保检测方能批量生产。旗下所有企业都要做当地人的好邻居。弃用氟氯化碳是最好的体现。上世纪90年代初,科技工作者发现氟氯化碳是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集团立即开发新科技,用无害于环境的碳氢化合物取代了氟氯化碳。当时,集团不但决定在德国之内使用新科技,在全球范围之内也同时采用新工艺。此举成为行业的开山之作,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今天,西门子生产的冰箱全是无氟冰箱。
西门子的产品政策是,所有产品在使用阶段应当节能,在回收利用阶段应当环保、低耗。产品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大约90%是发生在使用阶段。就环保而言,节能是关键。因此,节能是集团在此领域环保思想的核心内容。在德国,集团生产的80%的产品可以达到节能A类标准,同时还具有稳定优秀的性能。没有任何一件产品低于C类。
2004年,新的欧盟制冷家电指导性能耗标识生效,为行业立下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并推出了新的节能类别A+和A++。目前A类产品必须再节能25%方能成为A+。西门子所生产的600个型号的产品中,10%的产品已经达到了这些苛刻的要求。
2004年9月,欧盟关于《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将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实施。此项法律重新规定了回收废家电条例,要求家电生产商在2005中,达到特定的回收目标,并负担回收和处理费用。西门子支持欧盟的决定,正着手建立一个有效的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决定成败
“今天,当能源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人类在节能家电上所寄予的期望和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节能技术逐渐成为未来家电企业成败的决定因素。”盖尔克认为,虽然严格的法规和标准会使企业成本增加,但长远看来,环保、安全、节能已是国际电器发展的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它将给家电企业一个重新定位的机会。谁能抓住机会,谁就有可能实现从价格优势到技术优势的转化。西门子为节能作出了切切实实的贡献。从1970年到2004年的短短34年间,经过西门子技术专家不断的研究和创新,西门子冰箱百升24小时耗电量从1.7kWh降到了0.09kWh,下降幅度达95%;滚筒洗衣机(5公斤)一个洗涤程序耗电量从3.2kWh下降到0.85kWh,幅度达73%,耗水量(棉织物60oC程序)从150升到36升,下降幅度达76%。
在盖尔克看来,真正的节能技术革新是在不改变原有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寻找有害物质的替代品,让产品满足环保法规和标准。在冰箱的耗电量、洗衣机的洗涤容量等指标的标注上,西门子家电等品牌都表现得极为“保守”。譬如洗衣机的容量,必须和洗净度、用水量等联系在一起考察,否则标注得再大也是一串毫无意义的数字。
竞争永葆活力
“竞争是市场生生不息向前走的动力,竞争将整体提高市场、产品与服务的标准。”盖尔克这样认为。
西门子家电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持续快速增长,据权威的中怡康数据统计,2004年1月至12月,西门子冰箱和滚筒洗衣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均位居第二,分别为12.2%和35.6%,稳居第一外资品牌的位置。西门子家电这个品牌已深深根植在中国消费者的心中并成为中国消费者的首选品牌。为了让自己有竞争动力,西门子家用电器公司把博世品牌引入中国。据博世家用电器(中国)销售总经理吴建科介绍,在家电企业多品牌经营中,只有西门子经营两个价格定位一样的品牌。西门子这样做是为了引入竞争者,使自己不落伍。
而快速的研发机制则为西门子的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事实上,现在西门子家电95%以上的产品在市场销售时间都不到1年,西门子保持了比较高速的产品更新能力,以引导消费。“同行的竞争,并不是我们关注的惟一因素,我们更为关心的是市场本身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正是对市场敏锐感知和积累起的强大技术研发能力,决定了西门子家电不仅不被法规、标准牵制,反而成了行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