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室
中国企业减排战略需未雨绸缪

  自觉减排温室气体,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好充分准备,以避免更大的环境风险和经济损失??我们暂且称之为“减排战略”??许多中国企业可能会觉得这样的话题离自己实在有点遥不可及。

  实则不然。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剧烈、国际社会对减排、限排温室气体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寻求更清洁、更环保、更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活动和经营方式,已经成为国际企业,特别是诸多跨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减排战略”是“企业环境政策”的重要内涵之一。本报此前曾对企业环境政策进行过深入解析,并指出,企业环境政策的缺失,是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盲点。同那些真正的国际化大企业相比,我们对“企业环境政策”重要性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的企业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对企业环境政策的重视与及时披露,并在实践中切实履行其社会责任,是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必修课”。

  而提升“减排战略”下的“减排意识”,更是中国企业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尽快了解和适应的。《京都议定书》并未给中国规定减排义务,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就可以高枕无忧,继续以前那种高排放、高能耗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而应该转变到低排放、低能耗、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特征的新型增长和科学发展的方式上。

  高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必将被低碳经济等低排放经济增长方式所取代。尤其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寻求更清洁、更环保、更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活动和经营方式,既是提高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步骤,更是体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举措。

  正如本期报道所指出的,美国许多企业的做法表明,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开发的新领域的所需花费是完全可以承受的,而且往往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经济学家也指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效能将在本世纪刺激经济增长。这一目标对工程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在一些以往被忽视的领域进行研发,如替代能源、二氧化碳吸收、高效能工程技术、轻型建筑材料、重建老工业和能源设施,使用更加清洁的能源等。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