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室
发展循环经济 抚顺石化的“双赢”之路

  11月24日,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抚顺化塑厂。

  “我们的这套污水回用装置是从哈尔滨华春药化公司引进的,”抚顺化塑厂动力车间副主任刘文祥边领着记者参观边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这套先进装置日处理污水能力已经达到720吨,目前处理回用的中水可达400吨,运行仅半年就节省了资金10多万元!”

  几天来,记者在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采访,感到这个共和国炼油工业的“摇篮”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企业在大力对外开放、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同时,更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使企业走上了一条对外开放与循环经济并重的“双赢”之路,令人振奋不已。

  “油老大”的新思维

  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是集“油、化、塑、洗”为一体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石油化工行业既是高产出、高效益的行业,又是高消耗、高排放的行业。该公司是一个原油年加工能力近1000万吨的产能大户,也是年耗能200万吨标煤的耗能大户。这样一家企业注定了要在环境保护和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上,要承担历史性的重大责任。

  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总经理李若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增长不等于发展,和谐的增长才是真正的发展;发展离不开开放,发展不能“竭泽而渔”,破坏环境。作为有着近80年发展历史的国有大型企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环境友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的挑战。

  的确,作为“油老大”的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一家年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的国有大型企业,可谓“财大气粗”。但是,抚顺石化人没有沾沾自喜,他们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国有企业要带头作出表率,坚持协调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和系统优化,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不断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加快循环经济的建设步伐。

  中油抚顺石化的决策者认为,企业要达到国际一流的标准,不但要坚持对外开放,坚持“拿来主义”,更要在节能降耗上下功夫,环保也要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这样才能具备同国际大公司竞争的实力,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他们开始了一次特殊的攻坚战役。

  发展节约比翼齐飞

  与国内外的科研院所及大公司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用来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是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打开放与节约“双赢牌”的得意之笔。

  记者在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采访时,发现该公司的12个循环水厂都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在抚顺乙烯化工厂、抚顺洗化厂,厂领导告诉记者,他们的循环水厂的浓缩倍数均由原来的3.5提高到现在的6至8,各项指标都达到了中油股份公司的标准。原来,这是他们通过考察和调研,认定美国贝迪公司的AEC水处理技术适用抚顺石化公司循环水处理,试用后,浓缩倍数大幅度提高,补水率、腐蚀速率明显降低,换热效率显著提高,微生物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实现了在线监测和自动加药,消除了人工加药不均匀问题。他们还对循环水系统进行改造,停用,合并低效水场11座,使正在运行的18座水场达标率由60%提高到100%,实现了加工量增长年耗水总量降低的好势头。

  凝结水回收再利用项目,是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和美国阿姆斯壮公司合作的项目,抚顺石化以节能取得的效益偿还投资的方式开展的凝结水回收和再利用项目,包括抚顺石油一厂、石油三厂、洗化厂3个子项目,总投资1460.9万元。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将原来排放的高温蒸气凝结水回收,经过换热、除油、除铁后送到锅炉用于生产蒸气。到目前为止,累计回收凝结水135.8万吨,节约蒸气18.1万吨,节约效益2349万元。该项目被国家经贸委推荐为节能示范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还组织了现场会。

    抚顺石油一厂催化装置、石油二厂重油催化装置引进美国DELTAK公司余热锅炉设备,取代了老旧的余热蒸气锅炉,产气能力大幅提高,并且由原来的只能产低压蒸气变成产中压蒸气,用能等级有了质的飞跃,每年多创效益累计达1800多万元。

  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还着力“引智”。他们聘请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美国所罗门公司对抚顺石化进行能量优化(BPT)工作,分别组建了工艺、公用工程、加热炉3个工作小组进行优化工作,提出降低抚顺石油一厂焦化装置循环比等装置优化运行方案11项,该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之中。

  为了提高管理水平,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和法国国家检验局开展了RBZ(基于风险识别的监测)工作,把抚顺石油二厂重油催化、石油三厂中压加氢、乙烯化工厂乙烯装置、洗化厂烷基苯装置在运装置最危险部位评估出来,预计年底完成。完成后通过整体流程、软件显示对装置安全将起到极大帮助作用。

  为及时检测地下管线泄漏,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从英国引进了国际先进的探测仪,对地下管网的漏点能够很快找出来,既减少了许多工作量,又实现了科学监测。

  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生产运行处处长潘瑞丰告诉记者,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在能源绩效改善、能量综合利用、高效设备应用、循环水系统水质处理优化、凝结水回收利用、污水回用和地下管网信息系统等方面与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大公司“亲密接触”,密切合作,使企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了。

  向“世界品牌”挺进

  不久前,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清洁能源的主要供应商,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在全国率先产出专供北京的98号高档清洁汽油和符合欧Ⅲ标准的车用汽、柴油等清洁产品62万吨,作为世界级石蜡生产基地和亚洲洗涤剂原料的“霸主”,生产的石蜡系列产品全部为美国FDA免检,出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15%以上,洗涤剂原料系列产品达到国际一流质量。

  据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机动设备处处长赵维介绍,公司在积极推进资源节约的同时,还致力于清洁生产和奉献绿色能源。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力度,先后投资1.02亿元,完成23项环保技术改造和工程建设,在原油加工总量增长30%的情况下,石油类排放量、COD排放量等下降50%左右,工业废水综合合格率达到99.99%。他们还建成了30公里长输送瓦斯系统联网管线,年回收瓦斯4.5万吨,节约燃料渣油4.5万吨;通过淘汰高耗能设备、采用变频设备等手段,年节约电能950万度。据统计,目前,公司累计节约标油25万吨,创效3.7亿元,先后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国家和省节水型企业、省花园式工厂、国家环境保护百佳工程、抚顺市AAA级生态式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李若平告诉记者,公司力争经过3年的努力,装置能耗、物耗、成本达到国内同行业、同装置的一流水平,总损失率下降0.27个百分点,单位能量因数耗能达到1.04个单位;节约标油13万吨,节水310万吨,节电1.05亿度,节气55万吨,节约成本1亿元以上。

  李若平充满信心地说,未来3到5年,抚顺石化公司将建设成为以石蜡、润滑油、合成树脂和洗涤剂原料为代表的4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世界规模石油化工原料生产基地,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创建“百年企业,世界品牌”。为和谐社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穿行在中油抚顺石化的各个厂区,看着抚顺石化人辛勤劳作的身影,感受着企业日新月异的喜人变化,记者感慨系之:如果我们的企业都能像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这样扎扎实实地开放,一点一滴地节能降耗,有的放矢地发展循环经济,何愁企业不能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