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室
南水北调会否成为污水北调?

   早报讯 据“央视?决策者说”报道,南水北调工程已经进入第三年,这项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总投资5000亿元、工期15年。在工程进行的同时,人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南水北调会不会变成污水北调?近日,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就此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央视今日播出)

  东线投资140亿治污

  南水北调东线的取水处,是目前中国水源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部分地方的人们守着淮河没水吃。东线实施调水后,会不会把污水调到北方?

  张基尧承认,淮河治污是工程中非常难完成的任务之一。据他介绍,南水北调办公室已在东线制定了水污染防治规划,这个规划经过了若干专家反复的论证,并将在东线投资140亿用于260个项目的治理。

  先环保后用水

  国务院明确表示,对于南水北调工程,要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会不会因为由于污染没有治理好,推迟2007年东线通水的时间表?

  张基尧表示:2007年东线推迟通水的可能性存在,但是我们力图使这个可能不要出现。他明确表示,如果是污染没有治理好,将要增加北方水厂的处理成本,南水北调工程也就失去了意义。

  加强监管防止污染

  反弹如果2007年东线通水后,治污达到了目标,但当2008年投资减少时,水质又会不会变坏?

  张基尧说,这种可能也是存在的。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监控和管理也在加强,届时将及时监测各个断面水质的信息,如果沿线各级地方政府水质不达标,管理单位将进行处罚。而对可能危及到水质的企业,甚至整个传播污染都要采取措施。

  如何摆平各方利益?

  南水北调工程沿线1200多公里,跨越多个省市,如何协调各方利益面临挑战。

  张基尧说,从表面上看,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问题是设计、移民、质量、资金,但实际上工程的背后还有观念的冲突,利益的摩擦和碰撞。他说,南水北调工程促进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是国家的利益。另外,在实施这一工程的过程中要用市场经济的原则,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将两方面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南水北调工程要南北双赢”的设计。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