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室
排污严重的中小企业面临生死劫 浙江传统精细化工走向历史拐点

浙江传统精细化工领域即将掀起一场大浪,一大批无力在环保、安全生产等问题上有所作为的中小企业将被淘汰出局。这是记者昨天从浙江省经贸委召开的“关于提升传统精细化工技术装备水平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浙江是传统精细化工产品的主要生产省份,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产品销售收入320亿元以上。颜料、染料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一位,有21家企业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但是我省传统精细化工行业也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产业集中度低,小企业数量偏多。2004年,全省99%以上的精细化工企业为中小企业,造成产能严重过剩、市场过度竞争、企业效益偏低等一系列问题。二是技术含量不高,装备落后,有些企业甚至仍在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技术装备,进行以低投入换取低成本的无序竞争,严重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浙江省经贸委副主任王素娥说,“环保、安全和劳动保护问题尤为突出。”

据了解,传统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其排放量占到全省整个石化行业排放总量的40%左右,而其产值在整个精细化工领域只占了20%左右。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事件增多,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不少企业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生产车间存在易燃易爆气体浓度过高的安全隐患,职工伤亡事故屡有发生。2004年以来,化工行业共发生伤亡事故65起,死亡74人。“当前,传统精细化工的发展已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关口。”浙江省经贸委医药石化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土法说,今后将制定行业准入门槛,并将联合环保、安监等部门,依法对问题突出、整改不力的企业提出处罚意见,对整改无望的企业予以关停。同时,对于目前精细化工行业小、散、乱的现状,省经贸委支持企业根据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组建企业集团,壮大企业在投资、营销及科研开发方面的实力。


来源:每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