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等11国科学院院长签名,将向今年G8峰会提交。
本报讯 为向今年G8峰会提交全球气候变化宣言,由英国皇家学会发起,中国、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印度、日本、俄罗斯、英国和美国等国科学院共同起草了一份全球气候变化宣言,呼吁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现在,该宣言已由11国科学院院长签名,代表中国科学院在宣言上签名的是院长路甬祥。
宣言认为,气候变化并非空穴来风。目前有确凿的证据显示全球正在变暖,近几十年的变暖很可能归咎于人类活动,而这种增暖目前已导致地球气候发生变化。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对地球上的生物至关重要??没有温室气体,平均温度将比目前低30℃左右,但人类活动正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前的水平。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导致温度上升。
宣言提出,为大幅度长期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各国应确定所能采取的有效措施。目前为大幅度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而采取的措施将减少气候变化的量级和速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承认:尽管在气候变化某些方面仍缺少足够的科学确定性,但这不应当成为延缓采取成本合理的果断措施的理由,而这些措施将能阻止人类对气候系统造成的危险干扰。
宣言建议为气候变化的后果做好准备。宣言认为,制定并实施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需要来自全世界各领域的专家的共同努力。
宣言迫切要求世界各国按照UNFCCC原则,迅速采取措施减少造成气候变化的因素,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并确保将该问题写入所有相关的国家和国际战略中。宣言说,作为各国国家科学院,我们致力于同政府一道帮助制定和实施国家和国际性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宣言呼吁世界上包括即将参加2005年7月英国G8峰会的各国领导人:承认气候变化的威胁日益明显并不断加剧;发起世界性的研究来科学探索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及其相关的排放情景,以使各国避免注定无法接受的影响;确定目前能采取的实质性长期削减全球温室气体净排放有效步骤,承认迟缓的行动将增加负面环境影响的风险,并且将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在明确认可发展中国家合法发展权的同时,和它们一道建立最适合它们国情的科学和技术能力,使其发展创新措施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在开发和配置清洁能源技术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方法上发挥领导作用,并同其他国家分享这些技术和方法;动员科学和技术界加大研究开发力度,以更好地为决策提供气候变化的信息。
来源: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