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室
化企环保要与世界接轨 拒绝“先污染,后治理”

    近日,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强调,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必须要注意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的辨证关系。温总理此言极是,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要新建和改建一大批包括化工企业在内的工业企业,但无论经济如何发展,环保必须当先,要与世界接轨,千万别再干“先污染,后治理”的事了。
    目前,世界市场已崇尚绿色产品、环保产品,那些污染严重,不具备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不仅国际市场不接纳,就是国内市场也无人问津。近两年来,国际市场风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凡未取得该认证的国内企业,产品一律不得出口。如柠檬酸产品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之一,我国也是世界出口大国,国内80%以上的该产品出口。但随着欧美等一些国家开始大力推崇绿色、无污染的环保产品,给我国柠檬酸产品出口带来严峻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环保总局在该行业推行环保达标认证工作,凡环保不达标企业,产品禁止出口。结果是全国30多家企业只有16家达标,其他环保不达标企业一律停产治理整顿或关闭,很多企业损失惨重。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环保工作是一项利国、利人、利己的千秋大事,相关企业一定要进行环保认证,否则难立足于市场。

    此外,目前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一定要舍得投资,别做“面子工程”。据报道,目前在淮河沿岸地区,很多化工企业在治污上投入较大的建设资金,兴建了污水处理设施,但很多是“面子工程”,为的是应付上级的各项环保检查。环保检查人员来了,开启环保设施,检查人员前脚走,他们后脚就关停了环保设施。如此环保设施不仅是害国家害社会,更是害了自己。前不久,淮河沿岸的一柠檬酸生产企业因污染治理不达标,企业被停产整顿,企业损失重大,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前车之鉴应引起其他企业的高度重视。
 


来源: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