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室
燕山石化累计供氢超百吨,负责4座冬奥会加氢站保供任务

截至目前燕山石化氢气新能源装置已累计生产100吨燃料电池氢气供应首都市场成为北京冬奥会车用燃料电池氢气的重要保供企业。

9月9日,“洁净能源 为冬奥加油”中国石化北京冬奥氢能服务全面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石化总经理马永生郑重宣布,中国石化为冬奥氢能服务全面启动,在北京冬奥崇礼和延庆两大赛区规划建设的4座服务冬奥加氢站正式投营。

中国石化党组副书记赵东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冬奥组委相关领导共同出席启动仪式。

燕山石化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刚出席当天的启动仪式。

● 此次正式投营的4座服务冬奥加氢站,分别为北京庆园街加氢站、北京王泉营加氢站、北京兴隆油氢合建站、河北崇礼西湾子加氢站,将共同承担北京冬奥会氢能保障工作。

在新的发展战略规划中,作为传统炼化企业的燕山石化将氢气新能源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立足点,致力于打造科技先导型氢能发展领军企业。

北京冬奥会氢气新能源保供,燕山石化在行动

2019年3月燕山石化北京冬奥会氢气新能源保供项目获得中国石化批复。

2019年8月燕山石化北京冬奥会氢气新能源保供项目完成基础设计批复。

2019年10月燕山石化启动北京冬奥会氢气能源保供项目,新建氢气提纯装置施工建设全面展开,设计规模达2000标准立方米/小时。

2019年12月燕山石化北京冬奥会氢气新能源保供项目现场施工圆满结束。

2020年1月燕山石化北京冬奥会氢气新能源保供项目工程中间交接仪式隆重举行。

2020年3月,氢气提纯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2020年7月燕山石化与北汽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北京汽车产业研发基地举行,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新阶段。

2020年12月燕山石化电池氢气首车出厂,标志着燕山石化氢气新能源装置实现了从生产平稳运行到产品出厂的全流程贯通。

2021年5月21日,中关村氢能发展论坛在燕山石化举行。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以及氢能各应用领域产业链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汇聚一堂,以“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庄严承诺为引领,围绕绿色能源、科技冬奥、氢能产业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寻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交流和分享氢能技术创新经验、建立氢能产业信息沟通平台,助力新时代氢能产业高质量快速健康发展。

2021年7月16日,首次在厂区内投用两台氢燃料重卡进行短途运输,标志着燕山石化在氢能交通领域的发展迈出新的一步,开创了北京市和中国石化系统内氢燃料重卡示范应用的先例。

随着市场对氢气供应需求提升,燕山石化计划经营部、高科公司等部门和单位从市场分布、价格、目标区域市场、周边客户用量、氢气运输等方面做好工作,进行氢气产品的市场开拓和销售。化学品厂在确保氢气新能源装置安全稳定生产运行同时,逐步提升生产负荷。工艺技术人员通过优化吸附器出口压力、解析气入口压力等关键控制点的控制范围,确保氢气产品质量稳定达标。设备人员对氢气和解析气压缩机运行加强监控,强化现场巡检,做到充装时稳定高效,循环时平稳。通过调整参数运行,优化充装车的进出顺序,合理安排人员,提高充装效率,确保持续稳定供应氢气,满足市场需求。2021年,8月份燕山石化氢气新能源装置单月出厂量达到28.79吨,创投产以来最高值。

2021年8月12日,一辆载有325.87公斤燃料电池氢气的管束充装车开出燕山石化氢气新能源装置,发往位于昌平区沙河镇的中国石油北汽福田加氢站,为8月15日该加氢站投入运营独家提供原料保障。这是燕山石化与北汽集团战略合作的落地实施。

在未来的氢气新能源布局中,燕山石化将利用炼油清洁化改造项目实施的契机,进一步提升氢气资源的副产和提纯能力,扩大高纯氢供给。还将同科研机构合作,研究探索利用光伏、风能等绿色能源发电,开展电解水制氢的绿氢示范应用研究,加快推动氢能产业由“蓝氢”向“绿氢”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