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室
中国建材总院承担环保部大气攻关项目建材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

建材行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原材料产业之一。长久以来,建材行业被视为“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的“两高一资”行业。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行业积极开展相关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环保部大气攻关项目建材领域大气污染治理及调控政策研究是总院作为我国建筑、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领域最大综合研究机构和技术开发中心,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积极参与的又一项国家级项目。该项目源于2017030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报告指出,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20170426日,李克强总理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对大气重污染成因和治理开展集中攻关,以生态改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会议确定成立环保部牵头,由科技部、中科院、农业部、工信部、气象局、卫计委等多部门和单位参加,包括多名院士在内、1500多名科研工作者参与的集中攻关项目—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总理基金)。总理基金共有四大专题28个课题。四大专题分别为:一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二是排放现状评估和强化管控技术;三是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科学决策支撑;四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研究。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材总院)牵头的课题3“建材领域大气污染治理及调控政策研究”,携手包括“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水泥协会、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中国砖瓦工业协会、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等在内的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高校、企业等19家单位参与研究。课题共设立5个子课题,分布从“典型高温窑炉类建材行业污染特征与减排技术”、“典型装饰装修类材料污染特征与减排技术”、“减排工艺和控制措施技术与经济性评估”、“重污染天气建材行业应急措施评估与政策调控方案”、“建材行业环境管理方案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等5个方向开展研究工作。

日前,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在北京召开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专题二课题三研究报告评估会。中国建材总院院长姚燕作为课题负责人介绍了从2017年初至今已取得的显著成果,包括:

1、全面梳理京津冀区域内典型高温窑炉及典型装饰装修行业布局和产业规模。“2+26”城市涉及建材行业的工业炉窑近5000座,一方面产能过剩且布局不合理,二是清洁生产及污染治理水平虽然高于全国但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三是装饰装修材料行业小微企业比例过大,环保设施不能普及安装和有效利用,行业同质化恶性竞争问题突出。

2、针对各子行业工艺特征、技术装备特点、污染治理措施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结合地方日常环境管理执法要求和重污染天气应急等特殊要求,明确产排污节点和污染治理的薄弱环节。明确未来五年水泥、玻璃窑炉以氮氧化物,砖瓦、陶瓷窑炉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装饰装修材料行业以挥发性有机物为主攻目标,提交《典型建材行业窑炉产排污节点分析评估报告》《典型装饰装修行业产排污节点及污染治理现状评估分析报告》。

3、对现有可行技术进行环境、经济分析,分别针对重点行业推荐了多种烟气污染物深度减排工艺技术路线。遴选当前建材工业中110项先进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涵盖水泥、玻璃、陶瓷、砖瓦及其他建材行业等,提交《陶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2304-2018)《玻璃制造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2305-2018)《烧结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工程技术规范》(T/CBTA0001-2018)《重点地区建材高温窑炉污染排放治理技术环境及经济性评估报告》《重点地区典型建材行业大气污染防控技术名录》。

4、根据区域分布集中度,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需求,提出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修改建议和重点地区超低排放控制限值要求。建议重点地区逐步推进将水泥行业颗粒物、SO2NOx限值调整为10mg/Nm330mg/Nm3100 mg/Nm3;玻璃行业颗粒物、SO2NOx限值调整为10 mg/m350 mg/m3200 mg/m3。助推2020-2025年重点地区水泥、玻璃建材子行业颗粒物、氮氧化物超低排放实施。

5、针对建材各子行业区域分布特征、工艺技术特点、污染治理水平分行业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各子行业污染减排技术路线,提出全过程管控方案,支撑建材重点子行业深度减排治理。

环境部大气司、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相关领导,以及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为首的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汇报,审阅了有关资料,充分肯定了课题组两年的工作成果,同时也要求课题组凝练成果,推动研究成果提出的政策快速落地,为行业提升污染控制水平,绿色转型提供技术支撑,为保护环境,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