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室
BP世界能源展望预测:未来中国单位产值能耗将下降46%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原春琳)《BP世界能源展望(2016年版)》中文版(以下简称《展望》)近日在北京发布。《展望》预测,到2035年中国将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5%。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持续演变,中国的单位产值能耗将下降46%。

尽管目前全球能源市场疲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将需要更多的能源以支持更活跃的社会经济活动,未来二十年及以后能源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展望》着眼于长期能源发展趋势,并对世界能源市场在未来二十年的发展作出预测。BP集团首席执行官戴德立表示:“能源业是一个长周期行业,我们需要从长远角度来思考我们所处的能源格局将会如何演变。”

《展望》指出,2014年至2035年的全球能源需求预计增长34%,即年均增长1.4%。随着世界开始向低碳未来转型,在需求总体增长的过程中,能源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低碳燃料的增速将超过碳密集型燃料。

尽管其他能源形式增长迅速,但《展望》预测从目前到2035年,化石燃料仍将是主要的能源形式,将满足60%的能源需求预计增量,并占2035年世界能源供应总量的近80%。

天然气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将继续走低。煤炭增长预计将大幅放缓,到2035年其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将滑落至历史低点,而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第二大燃料源。

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解释:“由于中国经济正在朝着更加可持续的增长模式不断改革,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将大幅放缓,从而将严重抑制全球煤炭的需求——其增速将不及过去20年的五分之一。”

非化石燃料的增长预计将超过去年《展望》的预期。包括生物燃料在内的可再生能源预计年增速将达到6.6%左右,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从目前的3%增至2035年的9%。

戴思攀认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将需要更多的能源以支持更活跃的社会经济活动。预计未来2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

收入和人口是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到2035年,世界人口预计将接近88亿,这意味着需要为15亿新增人口提供能源。同一时期,全球GDP预计将增长一倍以上,而中国和印度将一起贡献一半的全球GDP增量。

超过一半的全球能源消费增量将被用于发电,此部分增量主要来自那些大部分人口缺乏足够电力供应的地区。发电行业是各类燃料争相竞争的行业。随着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发电逐渐取代传统的火力发电,发电行业将在燃料结构的演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有望占预期发电增长量的逾三分之一。

新兴经济体的强劲增长将推高石油需求,中国和印度占世界需求增长量的一半以上,而全球汽车数量将翻一番。

受益于全球页岩气产量强劲增长,天然气的供应将稳健提升,年增幅预计可达5.6%。页岩气占天然气总产量的比重将从2014年的10%上升至2035年的近25%。在《展望》期末,中国将成为对页岩气产量增加贡献最大的国家。

《展望》指出,未来20年,碳排放增长速度预计将比过去二十年减少一半,年增幅从2.1%降至0.9%。碳排放增速急剧下滑反映了能源效率的更快改进和能源碳强度的降低,这两种原因的重要性几乎相等。

世界正开始向低碳能源系统转型,去年12月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标志着这个征途的重要一步。但据预测,碳排放仍将持续增长,这表明有必要采取进一步的政策行动。设定一个有意义的全球碳价格有望成为最有效的机制,该机制将有利于加快向低碳世界转型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