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室
中海油油气总产量突破1亿吨油当量

3月30日,中海油在北京发布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015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2015年,中国海油油气总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油当量,油气供应能力创新高。

根据报告,2015年,中海油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油气产量创历史新高,油气总产量超1亿吨,全年生产原油7970万吨,生产天然气251亿立方米,其中,海外原油产量为3197万吨,天然气产量108亿立方米。进口液化天然气1316万吨。天然气发电223亿千瓦时。

2015年,在石油行业遭遇寒冬的形势下,中海油加大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推行新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从优从快建产。公司国内自营勘探获得积极进展,成功评价“曹妃甸6-4”、“渤中34-9”等20个油气构造,其中“曹妃甸6-4”等含油气构造有望成为中型以上规模油气田。

与此同时,公司还狠抓老油田的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化学驱技术降水增效显著,稠油热采装备不断突破等措施增加常规油气产量。

面对“十二五”期间生产油田产量递减的形势,公司通过采取各种增产措施,使得生产油田的年综合递减率仅为4.5%,远低于规划的19.5%的水平,实现油气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创造了油气产量连续8年超过1000万立方米的纪录。

比如,南海东部油田产量通过精细化分析油田生产动态,深入挖掘老油田生产潜能,实现油气全年产量超过1500万吨油当量,比2014年大幅增长超40%,创本海域历史新高,实现连续20年稳产超千万立方米油当量。“渤中34-2/4”油田是渤海新开发的一个大油田,年油气生产能力57.6万吨油当量。

同时,公司还开展了可燃冰、海洋能、海上核能等具有战略意义的海洋新兴绿色能源的基础性研究,建设科研开发基地,以支撑先导型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孵化。根据报告,目前公司已初步划定南海可燃冰试采目标区,建成世界先进的可燃冰开采模拟系统,在可燃冰开采风险及深水流动安全保障方面取得系列成果,目前正在筹建可燃冰开采技术模拟实验室。公司以渤海湾为目标油田,进行小型海基民用核反应堆在海上供电及稠油热采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研究。公司还形成了风力发电与规模化储能互补系统集成技术成果并制定了海洋能研究的发展路线图。

科技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核心驱动力。海洋石油钻探是高风险、高科技、高投入的“三高领域”,当前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已开始走向深水时代,对科技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中海油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以科技创新带动油气储量和产量增长。

2015年,中海油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系统和随钻测井系统协作完成某井的海上作业,标志着我国在油气田定向钻井、随钻测井技术领域打破了国际垄断,有望大幅降低国内油气田开发综合成本;聚合物驱油技术也获得突破,形成海上稠油聚合物驱油技术体系并实现规模化应用,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预期可增加海上稠油油田采收率10个百分点以上,全面推广运用可增加可采储量上亿立方米;这一年公司还攻克了高温高压水平井技术难题、具备超深水固井技术能力、超深水钻井和测井能力、掌握深水起重铺管船研发技术等;“贪食蛇“钻井技术、海底防砂工具等一批核心技术实现了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