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国家的积极推动下,中国企业纷纷布局“走出去”,把握文化、经济、政策机遇。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能源企业,更是如此,央企、民企发力海外市场,进展显著。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至今已约一年,中国企业在这之中有怎样的作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收获了怎样的认识和看法?新华能源本期带您走近上海新源启能风力技术有限公司“一带一路”发展历程。
阿根廷200兆瓦“小天使”风电项目
2015年2月5日,阿根廷计划部部长Julio De Vido与中国上海新源启能风力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林芝在北京签署了“小天使”200兆瓦风电项目的供电电价协议。项目投资4.4亿美元。项目建成后,将通过阿根廷国家电网向该国南部及其他地区供应清洁电能。项目于2015年年底施工,计划于2017年初并网输电。
阿根廷200兆瓦“小天使”风电项目
2015年6月19日,上海新源启能风力技术有限公司同阿根廷计划部签署了关于丘布特省200兆瓦“小天使”风电项目的承诺文书,意味着双方“小天使”200兆瓦风电项目正式启动。
项目投资4.4亿美元。项目建成后,将通过阿根廷国家电网向该国南部及其他地区供应清洁电能。项目于2015年年底施工,计划于2017年初并网输电。
董事长田林芝:公共外交助力“走出去” 企业海外需传递善意
2015年3月27日,上海市副市长周波27日为“一带一路贸易商企业联盟”揭牌,国内外商协会和企业共92家单位成为“联盟”的共同发起人。上海新源启能风力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林芝表示,贸易自古以来都是发展的催化剂,中国当前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可使合作伙伴们获益,有助增进沿途国家商贸增长。她认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或不仅在商贸领域,也应该在扩大沿途国家文化交流、增进彼此了解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董事长田林芝:公共外交助力“走出去” 企业海外需传递善意
15年7月6日,“一带一路国家公共外交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外交部、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环保部、科技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的领导、专家学者等百余人出席了论坛。上海新源启能风力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林芝表示,习主席倡导的“一带一路”深受许多国家欢迎。经济领域的投资要建立和营造的和谐共赢的气氛。在这一过程中,不能缺乏公共外交。外交工作需要官方和民间形成合力。
董事长田林芝:公共外交助力“走出去” 企业海外需传递善意
2015年7月10日,“郑和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论坛在南京开幕。上海新源启能风力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田林芝称,在推进“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中国应该时刻牢记并持续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和互动,为扩大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环境。她表示, “一路”连接欧亚,在推动贸易和投资的同时,让大家相识、相知、相守。“一带”可以看成是一条通道,也可以是“衣带”,能够组合起不同颜色和款式的服装,形成一个整体。
董事长田林芝:公共外交助力“走出去” 企业海外需传递善意
2015年7月16日,中韩工商企业可持续发展CEO圆桌会由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CBCSD)和韩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KBCSD)联合主办。2015年对中韩两国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两国自贸协定(FTA)的正式签署,为两国企业在新能源、大气污染防治和气候变化等领域深化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上海新源启能风力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田林芝称,中韩两国的关系正在进入“黄金时代”,希望中韩两国企业都能体会海外投资的政治影响和意义。在考虑投资回报的同时关切并关注可持续发展并不容易。
董事长田林芝:公共外交助力“走出去” 企业海外需传递善意
2015年8月22日,“2015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上海新源启能风力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林芝表示,中资企业在“走出去”时,要承担经济责任,也要承担政治责任。一个好的项目,就是一个好的外交工具。中国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和全球投资者。因此,海外投资应该充分发挥中国在技术和装备上的优势,更要成为相关国家的“首选投资伙伴”。“走出去”也要做好海外投资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应该输出解决方案,而不是输出问题。
董事长田林芝:公共外交助力“走出去” 企业海外需传递善意
2015年9月22日,由新华网主办的第五届能源高层对话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上海新源启能风力技术有限公司在论坛上获得“一带一路”领跑者企业奖项。上海新源启能风力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全球战略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林芝称,“一带一路”单靠来自中国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统筹考虑和周密的实施计划。中国企业就是中国公共外交政策的化身,“走出去”要扮好“企业公民”的角色。“一带一路”将使有关国家的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一切都离不开能源。中国企业所参与的能源项目为新丝绸之路上的基础设施项目注入无穷动力。
董事长田林芝:公共外交助力“走出去” 企业海外需传递善意
2015年10月22日,主题为“新常态,新机遇:开启海外投资大时代”的第七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外洽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投资机构代表、驻华使节以及跨国公司领袖出席了本次大会。上海新源启能风力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全球战略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林芝称,“我们在评估海外投资项目时,始终关注对环境的影响。出口淘汰技术、向海外输出污染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中国应该输出解决方案,而不是转嫁问题。好的项目不仅在于可以盈利,更要传递中国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