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傅成玉在联合国全球契约领导人峰会晚宴上发表讲话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率中国石化代表团参加9月19-20日在纽约召开的主题为“企业是美好世界的建筑师”的联合国全球契约领导人峰会。该峰会为三年一届的世界最大规模、最高级别的企业可持续发展顶级盛会。
随着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最终期限2015年临近,本次峰会将为企业推进2015年后的全球发展议程奠定基础。来自世界百余国家的千名企业领导人,以及政府和联合国的领袖汇聚纽约,探讨企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为诸如气候变化、水资源、食物、女性权力等人类生存和优先发展的课题提供支持并参与其中。
傅成玉董事长在本次峰会上倡议各界领袖共同谋划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广泛交流并携手应对共同的挑战。他建议国际化大公司率先践行低碳发展,发达国家分享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成果。同时,他提倡在碳金融方面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完善碳资产管理和碳金融机制,以及支持培育新兴碳交易市场,包括建立国际通行、透明和价格统一的碳交易平台,建立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量互认体系和法律监管体系。
傅成玉董事长还与国际知名企业的掌舵人共同探讨企业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措施融入业务运营中的驱动力和必要性,并积极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他认为“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生态文明与企业发展的和谐共赢,是企业存在的立足之本和必然选择。企业领导者们应带动企业采取切实可行及有效的举动,成为建设美好世界的引领者和示范者。”
中国石化作为全球契约中国网络主要成员所取得的工作进展
自2004年11月正式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以来,作为领跑者和该组织中国网络的本届主席单位,中国石化一直致力于联同其他成员单位,在中国普及全球契约有关知识,提高在华企业对全球契约的认识,同时,致力于自身在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谋求平衡,努力做绿色低碳的引领者、生态文明的推动者,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者。
中国石化强调生产过程清洁和供应产品清洁;管理层2011年把绿色低碳战略提升为集团未来发展战略之一,秉承“环境是最稀缺资源,生态是最宝贵财富”的理念,顺应绿色科技革命浪潮,开展绿色管理,进行绿色创新。继在里约+20峰会做出十项自愿承诺后,2012年12月,中国石化在中国工业企业界第一家发布环保白皮书,郑重承诺:凡是环境保护需要花的钱一分不少,凡是不符合环境保护的事一件不做,凡是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效益一分不要。集团还在董事会层面设立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在总部专门设立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部,从体制上保证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7月30日,全球契约中国网络举办了以“生态文明•美丽家园”关注气候为主题的中国峰会。此次峰会汇聚了联合国、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代表、NGO组织、知名专家学者、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及上市公司负责人500余人。峰会期间,与会代表认为,绿色低碳应纳入企业长期战略,应对气候变化应为企业必履契约,只有低碳转型才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会60多家企业共同签署了《中国工商界关注气候倡议书》,提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还签署发布了《中国青年关注气候倡议书》、《中日韩青年关注气候倡议书》、《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建设生态文明履行社会责任倡议书》。
在全球契约中国峰会上,中国石化宣布实施“碧水蓝天”行动,在未来两年投资近38亿美元,重点围绕大气、水、固废等方面开展治理工作,以减少污染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排放。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一次性投入最密集、涉及范围最大的一次环境行动。中国石化还积极倡导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启动了 “能效倍增”计划,力争到2015年,将能效较2010年提高50%;到2020年,进一步将能效较2010年提高100%。中国石化已开始参与中国碳交易试点,提高碳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同时加快开发利用绿色替代资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秉承“1+3”,即一家公司至少带动三家合作伙伴的原则,中国石化努力推动与自身业务联系密切的上下游合作企业加入全球契约,通过自身的切实行动,带动更多的企业,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共同推动社会关注气候、改善环境。在过去一年中,在全球契约中国网络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有50家在华的优秀组织和机构加入全球契约,使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企业成员数量达到299家。
傅成玉先生作为全球契约中国网络首任轮值主席,还积极倡导个人的简约低碳生活。他指出,“世界能源总量有限,除大力开发新能源,最大的资源其实是节约。要让‘能源环境成本’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整个世界理性消费,这样才能使世界有限的资源惠及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