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8日 来源:巴斯夫网站
• 与 九家合作伙伴携手启动第三轮 "1+3" 企业社会责任项目
• 发挥乘数效应,带动行业最佳实践
• 与主要利益相关者展开公开对话
中国,上海 ? 2012 年 3 月 27 日? 巴斯夫今天与九家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第三轮 “ 1+3 ”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旨在推动化工行业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日的启动仪式暨高管论坛上,包括项目合作伙伴、政府代表、媒体、学术界人士、及非政府组织( NGO ) 等在内的各方利益相关者举行了两场专题讨论和公开对话,探讨如何在化工及其相关行业打造一个可持续、透明、负责任的价值链。
2006 年,巴斯夫依托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 CBCSD )的平台首倡并发起了“ 1+3 ”项目。根据“ 1+3 ”项目的理念,每个公司带动其供应链上的三大业务合作伙伴,以 1 家 CBCSD 会员企业(如巴斯夫) +3 种其供应链上的合作企业 -- 供应商 + 客户 + 物流服务供应商(其中大多数为中小企业) 的理想模式,与他们分享环境、健康和安全( EHS )以及其它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最佳实践,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
“‘ 1+3 ’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模式是一种供应链传播的创新模式,兼具很强的操作性和衍生性,也适用于跨行业、跨国界推广。在拥有众多中小企业的中国 , ‘ 1+3 ’项目的运作模式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为推动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执行秘书长翟齐在主题为“参与和推动 - ‘ 1+3 ’项目打造责任价值链”的专题论坛上表示。
巴斯夫大中华区管理董事会董事长关志华先生说:“在前两轮的 ‘ 1+3 ’项目中,巴斯夫通过在价值链中引入并实践我们的理念,帮助公司与现有客户和业务伙伴加强了合作关系,并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遇。同时,我们和合作伙伴共同践行了‘ 1+3’ ’模式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其它行业:不仅仅巴斯夫这样的大型跨国公司,中小企业同样也能够以负责任的方式经营和发展。”
过去五年里,参与前两轮项目的 18 家合作伙伴大多数严格按照该项目的理念,通过问卷调查、研讨会和巴斯夫专家团队实地考察等方式,在各自的环境、健康与安全领域以及生产管理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在环境保护、运输安全和应急响应等领域。之后,这些合作伙伴(即“ 1+3 ”项目中的 “ 3 ”公司)再向自己供应链上的其他三类合作伙伴继续传播这一理念,从而产生“雪球效应”。
巴斯夫亚太区总裁董善励女士表示:“巴斯夫不但向我们直接及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推行这一理念,更将可持续解决方案延伸到化工之外的行业,面向更广的社会受众群体。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创造化学新作用 -- 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企业宗旨。”
在第三轮项目中,有来自上海和重庆等全国各地的九家企业参与。其中既有供应商、物流服务商,也有客户,其业务范围涵盖聚酯、颜料和制剂、清洁剂、电子化学品、特种化学品到植脂末等。截至 2011 年底,中国已有 超过 120 多家国内外企业参与这一项目。
“ 巴斯夫‘ 1+3 ’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曾经两度入选《全球契约年鉴》,作为推动可持续供应链发展的最佳实践案例与世界各地企业进行分享。今年 6 月,具有历史意义的 201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即将在里约召开,巴斯夫‘ 1+3 ’项目此类富有创新并可以广泛扩展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实践将证明,跨国公司通过带动合作伙伴的深入参与,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可持续性,更可以为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我们需要更多‘ 1+3 ’,更多的主动并鼓舞人心的负责任的商业实践。”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首席代表刘萌女士在其主题演讲中表示
“ 1+3 ”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得到了 CBCSD 、联合国全球契约 中国网络 、《WTO 经济导刊》、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中国化工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认可和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