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1 来源:燕山石化
集团公司领导干部座谈会明确了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模式,为公司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指明了方向。本报从今天起推出《转变发展方式,打造世界一流》专栏,集中报道各企业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参与差异化市场竞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希望为更多企业启发思路,提供借鉴,努力把“长板”加长,把“短板”补上,让“长板”和“短板”都变强。
在北京西南燕山脚下,有一座方圆36平方公里、气势恢宏的现代石油化工城。记者通过航拍画面看到,石化城被植被包围,翠绿葱茏;“长明灯”杳无踪影,蓝天白云。驱车环绕四周,“花园”中的老装置“安详”地运转,不惊一鱼一鸟。在地下,每天数以万吨的成品油通过环北京成品油管道静静地输出,一片宁静和谐。
从面临生存危机到奥运期间照常运转,节能环保工作受到社会肯定
与航拍画面相佐证的,是一组组数据:2010年与2005年比,燕山石化产值增长85.54%,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44.42%、水耗降低66.63%。工业废水排放量、外排污水化学耗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降低67.02%、70.28%和45.97%。燕山地区空气质量连续4年优于北京城区。2008年奥运会期间,燕山石化照常运转,节能环保工作受到社会肯定。
能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正常生产,绝不是偶然,这缘于2004年的一次“大讨论”。
进入新世纪,北京市积极筹办奥运会,大力调整工业布局,决定将首钢外迁,社会舆论对燕山石化的去留议论颇多。全国石化产业发展重心向沿海转移,燕山石化既无运输优势,又严重缺水,经济效益落后于兄弟企业,出路在何方?怎么发展?
2003年10月,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令燕山石化领导豁然开朗。大家讨论认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燕山石化摆脱生存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曾经粗放的、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已走到尽头,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探索一条符合首都区位特点和石化产业趋势的科学发展道路”。
2004年,燕山石化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好,油化一体、效益最大”的发展理念。与此同时,“产品特色突出、技术实力雄厚、管理科学规范、员工素质优良、文化独特鲜明、发展持续稳定”的发展目标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本质安全型”的发展道路也相继确立。“十一五”以来,他们以清洁生产和资源高效利用为支撑,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开发生产绿色能源和化工原材料,引进高端环保产品,带动产品结构升级,加速由传统能源化工企业向现代绿色石化企业转型。
节能,两年完成五年目标任务;节水,两年省下一个昆明湖
时光回到2008年初,当部分单位为能否完成中央下达的“‘十一五’节能20%” 的目标任务而彷徨时,燕山石化对外宣布:公司2007年能耗较“十五”末下降21.9%,提前三年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
节能实现大突破,理念更新和技术进步功不可没。
据悉,燕山石化对照世界先进水平,优化一流装置,改造二流装置,淘汰三流装置,推进清洁生产的技术攻关和升级改造。先后实施石油气回收利用工程,实现了装置正常生产时火炬全部熄灭,每年回收利用石油气20万吨;机泵机械密封改造,改造后有机烃污染物泄漏量仅为原来的1/248;锅炉烟气清洁化改造,使锅炉烟气排放“稳定优”。
同时,他们还把技术经济指标、利润及费用指标全部量化,在能耗、物耗管理上采用“三度标尺法”的奖励标准:一是稳定度,即技术经济指标保持较好水平,完成基准要求;二是努力度,指技术经济指标水平提高情况,指标优于基准要求;三是创新度,指技术经济指标超历史最好水平,并优于基准要求,形成了全员节能的良好局面。
除了能耗降低外,燕山石化“能喝的污水”也远近闻名。
“早听说燕化有处理过的污水能喝,今天终于尝到了,感觉和平时喝的矿泉水、纯净水没什么两样”。这套能将化工污水变成“纯净水”的装置,就是燕山石化化工污水回用装置。一些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大都品尝过经该装置处理过的“污水”。
燕山石化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一五”以来,该公司按照“用水多元化、污水资源化”的新思路,推行“清污分流、污污分治”,让有限的水资源实现无限的水循环。他们在牛口峪水库建起三级污水处理系统,将昔日污水库变成企业自用和农业灌溉水源地。相继建设两套污水回用装置,每年可回用工业污水1000万立方米,实现了由污水达标排放向水资源循环利用的转变。
燕山石化的化工污水回用装置是我国最早将“超滤+反渗透”双膜工艺用于化工污水深度处理的回用装置,能对化工污水中硫和硫化物、苯和苯酚,各种悬浮油、磷等十余种介质进行有效的脱除处理,生产出来的准一级脱盐水指标优于饮用纯净水,可作为装置的锅炉补水。据测算,化工污水回用两年,节水总量相当于一个昆明湖的储水量。
下一步,燕山石化将拓宽用水渠道,将附近居民生活污水加以收集处理,引用城市中水替代工业用新鲜水。
碳减排相当于每年多种植28万棵树
炼化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尾气。这些尾气中“资源”丰富,富含大量的二氧化碳。
如何将资源进行优化,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成为燕山石化领导考虑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他们积极与专业气体公司合作,采用先进工艺,建成了多套二氧化碳回收利用装置,成功将装置尾气中富含的大量二氧化碳回收,并制成食品级二氧化碳产品,供给饮料公司生产汽水和可乐。
“二氧化碳回收装置每年可减少碳排放28万吨,按照一棵树整个生命周期吸收一吨二氧化碳计算,相当于每年种植了28万棵树。”燕山石化科技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低碳发展战略中,燕山石化瞄准产品转型升级,取得了实效。
炼油方面,以高档汽油和航空煤油为重点,打造高端成品油生产基地。汽、柴油质量继2004年达到欧2排放标准后,2005年达欧3标准,2007年达欧4标准。燕山石化用10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多年的油品升级之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化工方面,公司致力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绿色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近年来,不仅形成了丁基橡胶、苯酚丙酮、间苯二甲酸、1-己烯等国内独一无二或数一数二的特色产品,而且成功开发了用于“神舟”飞船、海军新型舰艇、奥运座椅等的一系列专用材料。合成树脂产品的很多品种和牌号因其环保绿色的品质被直接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有些产品还成功打入国际食品包装市场,获得市场广泛认可。
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燕山石化董事长王永健表示,虽然燕山石化在节能环保方面走在国内前列,但“低碳经济”的发展潮流令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牢固树立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燕山石化打造世界一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