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5日 来源:人民日报
在近日揭晓的201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宝钢位列第212位,较2010年上升了64位,连续8年进入世界500强。值得宝钢人骄傲的是,宝钢用不到中国钢铁行业7%的产能,创造了占全行业约27%的利润。
“围绕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宝钢集团党委书记刘国胜认为,“企业经营与党组织建设不是两张皮,而是一条心。要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机制,围绕生产经营来开展党建,以人为本着眼发展,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独特优势。”
“党员登高”助企业攀高
针对国内竞争加剧、国际市场饱和,宝钢集团党委在“创先争优”中提出了“登高计划”。
宝钢不锈钢事业部党员储滨在“登高计划”中提出,在危机中求生存,在燃料比方面降低成本是当务之急。储滨改变了传统的操控思路,以“高风温、高喷吹量、高顶压、高煤气利用率”来保持炉况稳定,为优化操作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他还带领创新团队取得了专利20项,技术秘密11项,先进操作法3项,技术攻关项目27项,为推进企业技术升级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随着宝钢投身国际竞争步伐的加快,一批高学历人才陆续成为宝钢集团各级管理中坚,提高了宝钢的国际化管理水平。
平均每天创造4项专利
在钢铁高附加值产品的汽车用钢市场,宝钢占据了国内50%的份额。但随着汽车行业增速回落,传统汽车用钢产品出现了价格波动。因此产品创新对企业来说尤为迫切。通过 “员工创新基地”建设,以及与知名高校合作培训,宝钢集团党委将党支部工作作为连接党委和基层的中间环节,借技术改革推动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管理。
近3年来,宝钢集团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累计申请专利4178件,授权专利2841件。平均下来,宝钢员工每天创造4项专利。宝钢授权专利的48%来自于一线员工的技术创新,70%来自于各级职工的经济技术创新。工人发明家王康健、高玉强等人,都在党支部协助下建立了志愿者团队,以个人的工作态度和成果带动周围员工。
党建带团建搭“桥”交流
在拥有10万名员工的宝钢,新进的青年职工可以轻松地与企业高层领导对话。宝钢集团团委搭建的员工内部网络交流平台“桥”论坛上,集团高层领导会在集团党委的安排下与青年员工在线上或线下交流。以党建带动团建呼应青年人才成长需求,已成为宝钢近年工作的重心。
目前,公司已将团委列为宝钢“卓越人才发展团队”和“人才测评中心”的共同推进部门,使共青团推优工作成为公司人才开发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刘国胜说,宝钢未来发展,尤其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全体职工的力量凝聚起来、组织起来,全心全意地依靠职工群众,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发挥国有企业独特优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