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室
解读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素质工程”

    2004年7月,宝钢在中国竞争性行业和制造业中率先进入世界500强。这是中国钢铁业的骄傲,是中国制造业的骄傲!
    探究宝钢成功之道,人才强企不能不说是其关键之一。该企业的高营业收入、新技术研发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无一不是各类人才不断进取、创新成长的过程。宝钢始终让炼钢、育人两轮同行,在冶炼出高精尖产品的同时,大力垒筑素质工程,又用素质工程优化、重塑了一批高素质的员工,为进军世界500强、公司持续成长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走进上海宝钢集团公司这家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大企业,追寻着一个个人才成长的脚步,记者眼前渐渐显树起一座“丰碑”???这就是在宝钢的发展中功不可没的素质工程。
    几天来,随着记者采访的不断深入,素质工程的形象也就愈加清晰、伟岸,让记者仰视,又让记者感悟其中。在有些企业终日想方设法推脱、推卸自己对员工应承担的提素、培训、教育责任的同时,由宝钢工会主抓、各方协助的素质工程,却在竭尽全力地助企业发展、助员工成长。而让员工和公司一起成长,便是众人共筑素质工程的真谛。
    帮助员工垒高自己的知识底座
    晚上7时左右,位于上海宝山区的宝钢职工业余培训中心灯火通明,院内人满车满,稍晚点竟难找到放自行车的地儿。据宝钢工会的人介绍,这里天天晚上如此。来此学习的大都是宝钢的在岗员工,他们无论寒暑春秋,向知识高峰攀登,就从这里开始!
    垒高自己的知识底座,是宝钢生产一线员工的普遍需求。
    曾从这里充过电的王军,如今已是宝钢股份公司热轧设备室的高级技师、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和技术创新能手。说起自己从1996年开始读大专到读研究生的过程,他推推眼镜,眼神中透出一股倔劲儿。
    王军把这股倔劲儿用在了学习上:“充实自己的基础知识,是我迫切的愿望。”他说。为了达成这一愿望,他白天上班,晚上去同济大学读书。一次刚上完课,厂里就来电话让他速去解决一个技术难题,当时路太远,交通又不方便,可把王军急坏了:“以后,这种状况会常有,怎么办?”思忖再三,他决定买辆汽车。一咬牙,车买了,可养车得靠借钱。为此,王军的妻子对他说:“本来付学费就很困难,又买了汽车,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你了!”
    “难呀!真希望有人帮一把。”今年43岁的王军不避讳当时的窘况。
    员工的愿望就是宝钢股份公司从上到下各管理部门的“市场需求”。
    宝钢股份公司工会牵头,从2001年起,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员工的学习奖励专用资金并规定:如果成绩合格,学费报销。公司领导说,其它成本要降,教育经费省不得!
    年终的员工考核,大家看到多了这样一项指标:你学了什么,达到考核标准没有?如果达到了,那么就在企业的岗位竞争中获得优势。目前,在宝钢股份公司2500多个操作维护班组中,有85%的班组员工参加学习。每年有3000多人次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学历、技能学习,每年人均接受不含学历教育在内的培训时数达到60小时左右,接近世界上最优秀企业的水平。3年来,工会投入员工教育培训费和奖励费共达497万元,宝钢股份员工获得国家专利达到458项,去年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44371件,100%得到实施,创造经济效益6.77亿元,比前一年提高15.3%。现在公司平均每天有180条合理化建议得以实施,平均每10天形成9项技术秘密。于是,员工业余时间充电、学习蔚然成风。
    宝钢为什么能从员工的愿望入手,及时满足员工学技术的需求?宝钢股份公司工会主席朱义明用工会在素质工程中的定位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关键是发挥工会保障的职能。根据《工会法》的规定,工会掌握着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各种工作资源。一方面,提高员工技能是实施员工素质工程的基本要求,一方面要在参与和扶助中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员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工会的一项重点工作。”
    引领员工奔跑在技术创新的路上
    “我昨天深夜11点半离开实验室,因为经常这样妻子还有点儿怪我,但作为普通工人,我能有机会施展才华、成名成家,感到在社会上有面子,在家庭中有地位,很开心的!”
    11月10日,当记者在上海宝钢集团股份公司见到闻名已久的全国劳模、运输部技能业务专家孔利明时,这位大忙人一边忙不迭地站着说这番话,一边不断被自己的手机铃声打断:“好,我马上到!”“有个科技创新小组的讨论,他们在催我。”话音刚落,他转身一溜儿小跑儿……像孔利明这样,由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成长为有多种技能的高级技师或专家的人,目前在拥有10万员工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已不在少数。这些人在企业构筑的素质工程中,就像登上了一辆快速行驶的列车,不由自主地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向前奔跑。为了让自己跑得更快些,他们甚至倾其可能多掌握几门技能和本领。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鞭策自己,必须奔跑?今年已经53岁的孔利明说:我现在紧迫感还很强,总觉得自己随时面临下岗,不往前走就要被淘汰。从接触的一些员工身上,记者同样看到了孔利明所说的紧迫感。他们说,这紧迫感来自宝钢的氛围,大家都在奔跑,自己岂能停滞不前?
    宝钢的竞争氛围是素质工程酿成的。
    当时,宝钢曾有过一大批这样的员工:会干活就成,不提升理论,没有学习能力,心安理得地成为熟练工,而不是技能工。于是,宝钢工会在构筑素质工程中明确提出:不仅要帮助员工提高文化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员工潜在的开发力和创造力,帮助员工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合理化建议转化为经济效益,在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中实现自身价值,体现新作为。各单位纷纷采取培训鉴定、技能导航、技术练兵、拜师学艺等各种有效措施,激发技术操作岗位员工学知识、学技能的积极性,重点培养一批具有一技之长、能解决现场技术难题的高技能人才。
    员工创新需要经费,不管你在哪个岗位,只要有意向,写个可行性报告,经专家评审可行后,企业就会帮你立项,给予投资。在这样的氛围里,员工的创新潜能被激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第五钢铁公司从普通工人成长为技工的国资委劳模杨磊一连创造出了超大扁材操作法等11项操作法,覆盖到2000吨所有产品;新事业公司张元忠、赵雷总结的小方坯带温切割法,使切割工艺简化,切割裂纹减少了50%,每年为条钢厂节约成本50万元;宝磁公司赵云总结的“二面二刀”操作法,使生产效率提高了1/3,产品加工的精度和一致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每月间接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近5万元;生产协力公司除尘袋班总结的“三针六线拼缝法”和“进一退一缝制法”,使滤袋的产品合格率达100%……
    许多员工深情地说:上海评第五届发明家,企业里不报工程师、技术人员,报的5人都是生产一线工人。难道我们就比工程师、技术人员高吗?公司为什么把我们推上去?还不就是想让大多数员工看到工人搞技术创新的前景和希望,还不就是为了激励更多的人走上创新路?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往前跑?
    工人技师杜国华对记者说:自己的创新小组骨干就有20人,把骨干组织起来经过培训,由他们再去带动分厂的其他人。自己曾被别人的蜡烛照亮,如今自己再当蜡烛照亮更多的人。
    激活员工潜能从细节入手
    从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到,宝钢的素质工程,开始时重在激发员工的学习意识,然后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而这种激发,是从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细节开始的。
    在炉前班的化学分析室,43岁的贡敏用自己从一个技校生变为一个大专生并成为高级技师、上海市十大发明家的经历,讲述了工会如何从细节入手激活员工潜能的故事。
    去年10月的一天,一大早,上海第一钢铁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翟慧珠就等在贡敏家门口:“上车吧,来回的车费报销。”她指着已拦截的出租车对刚出家门的贡敏说。
    “那天是参加论文答辩,在答辩的数人中,就我一人通过了。”贡敏叙述她参加考试前的经过时眼圈红了。
    原本,翟慧珠要派专车送贡敏去考试,可被谢绝了,贡敏说自己能解决交通问题。考试那天早晨,翟慧珠不放心,怕贡敏心疼车费不打车,误了考试时间。
    “考技师时,老师让我写一篇关于‘碳素钢氧化标准样品研制气体’的论文,怎样下手很难,就在我决定放弃时,工会专门派一位博士到我家指导;为了让我查资料,资料室专门为我留人值班。本来,我这个年龄该内退了,可因为我的技能达到了企业的需要,所以,公司让我继续留在岗位上。”贡敏笑着说。
    从细节入手,还体现在为员工量身定做上。在一钢有限公司机电公司的碳素钢渣场一个几十米高的渣包吊车上,48岁的李功乙一会儿指着拖动电动机运转的变频器、一会儿又指着程序控制装置,津津有味地讲述自己如何从“56个字”的合理化建议开始,成为高级技师、上海市工人发明家的故事。
    “2001年,上钢一厂开了一个首届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发布会,我写了个‘56个字’的合理化建议《调制起重机的安全保护器》,获得了3等奖。公司给了我200元奖金,当时我乐得两天没睡着觉。”
    从那天起,领导连续3天找李功乙,让他申报专利。“这我连想都没敢想。看我没反应,领导走到我面前,‘恶狠狠’地说:再不报专利,就对你‘不客气!’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申报了专利。”3个月后,李功乙“56个字”的专利得到国家专利局的受理。
    “接着,我又申请了个专利,也被受理。这时,我发现自己基础水平太差,便去读高中、大专,现在,大专还差四门就毕业了。”李功乙生生被逼出来了!今年,他又申报8项专利、合理化建议60项、技术改进20项。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纷纷来信让他出书;国际华人投资中国联合会就行车断电检修装置技术给他投资。用李功乙自己的话说:“应接不暇了。”
    说话间,李功乙从鼓鼓囊囊、退了色的蓝布兜里,不停地往外掏红本本,那是他3年间获得的全国、上海市等41本荣誉证书。“还有11本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没带来,怕弄皱了,没拿来。”“我的目标是做中国工人发明家!”李功乙说这话时,额头发亮。
    一钢有限公司从2001年至2004年间,在技术创新方面,员工申报国家专利共计52项,其中,授权17项,一线工人有10项;受理的40项,一线工人有20项,一线工人在授权和受理的专利中占52.6%。其中,李功乙就拥有8项职务发明专利。李功乙和储宾作为中国发明家协会成员,应邀赴俄罗斯学习,开了公司一线工人出国考察的先河。
    员工们感谢企业,说自己是在巨人的怀抱里成长。公司工会觉得,素质工程是从维护员工的生存权、发展权出发,利在当前,功在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