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室
WBCSD 2025全球联络代表大会在瑞士蒙特勒顺利举办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2025联络代表大会(Liaison Delegate Meeting 2025, LD25)在四月初圆满落幕。今年堪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意义最深远的一届联络代表大会,共有超过700 位来自领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领袖齐聚瑞士蒙特勒,探讨了在日益复杂的全球环境中如何推动可持续、有韧性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是回顾集体成就的重要时刻,更是明确未来使命的关键契机。

LD25教育日

WBCSD联合IMD商学院、耶鲁大学及“内在发展目标(IDG)”等机构,为80余位可持续发展领袖提供全天候学习体验,分享了关于气候变化、循环经济和领导力发展的深刻见解。活动强调了可持续发展仍是企业战略的核心,循环经济和终身学习是实现长期价值的关键路径。
可持续发展需融入董事会决策;

循环经济是平衡盈利与资源责任的核心路径;

企业需建立长期导向的衡量框架,摒弃“取-用-弃”模式;

可持续领袖需掌握财务技能,将风险与机遇转化为投资价值;

保持终身学习与思维创新是应对可持续危机的关键。

2025 “两湖对话”

2025“两湖对话”活动在LD25期间得以顺利举办,活动以“加速全球脱碳”为主线,汇聚全球商业领袖与专家,聚焦农业、汽车及食品行业低碳转型实践,并探讨碳核算标准国际互认路径。湖北省展示绿色创新成果,比亚迪、晶澳科技等企业分享清洁能源技术突破,联合利华、丰田等跨国企业提出公平转型方案。会上签署了三项合作备忘录,以深化碳市场互联、技术共享及能力建设合作,凸显中国在全球可再生能源供应链中的枢纽地位。此次对话通过搭建跨国协作平台,推动碳核算体系协同创新,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实践动能,标志着绿色低碳正成为国际合作的战略支点。

LD25全体大会及专题研讨会

在全体会议上,WBCSD会长兼CEO贝德凯系统阐述了理事会战略转型的核心支柱。他指出,过去三十年间,WBCSD成功推动全球企业实现角色蜕变——从曾经的"环境问题制造者"转型为"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提供者"。当前,尽管气候变化科学认知已达成全球共识,但企业正面临多重叠加挑战:既要在地缘政治冲突与贸易摩擦中重构全球供应链韧性,又需应对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格局剧变。

贝德凯强调,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已跨越战略构想阶段,正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实施期。虽然众多企业已制定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但未来五年的核心任务将聚焦于两大维度:一是将宏观战略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二是建立量化评估体系确保执行成效。在此过程中,消极应对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将远超转型成本,这一认知正推动可持续发展议题从企业战略边缘走向董事会决策核心。值得关注的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正在为能源转型、智慧交通和绿色建筑等领域的系统性变革创造机遇。贝德凯特别指出,相较于技术工具本身,跨领域协作形成的集体行动力更具决定性价值。依托遍布全球的会员网络资源,WBCSD将持续推动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绩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共同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商业生态。

WBCSD四大战略支柱:
加速减排:聚焦可验证的短期脱碳行动。

价值链协同增效:重构商业模式与供应链体系以创造可持续价值。

企业绩效与问责:建立受资本市场认可的透明化、决策导向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教育赋能:培育新型领导力,破除陈旧思维定式,构建持续学习与适应型组织文化,培养未来可持续商业领袖。

在数十场专题研讨与独家交流中,会议深入探讨了政策赋能、金融工具创新、教育体系重构、AI技术应用等转型杠杆的作用机制——从智能算法优化供应链韧性,到碳核算标准国际协同,系统性解决方案初现雏形。与会各方围绕工业价值链低碳转型、碳捕获与封存即服务(CCSaaS)、透明化与数据驱动、可持续技能缺口及人才培养、自然解决方案(NbS)规模化应用、气候物理风险与企业韧性等实质性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图片
这些讨论通过案例剖析与行动纲领,为全球企业提供了从技术创新到组织变革的全链条解决方案。与会者一致认为:面对地缘政治动荡、经济不确定性与价值链脱碳加速需求,适应性战略与果敢领导力是驱动实质性影响的核心。

LD25核心发布

WBCSD宣布将在年中发布《商业突破晴雨表》,该调研旨在评估全球企业在净零转型中的进展,调研结果将直接用于COP30前与政府及行业领袖的政策对话。与此同时,WBCSD公平行动工作组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社会价值与财务效益协同路径框架》,为企业提供系统性框架,指导其在各领域(尤其是在供应链透明度与社区参与方面),同步提升社会绩效与商业价值。

三十年间,WBCSD持续推动商业力量在全球重大议题中发挥变革作用。从搭建商业对话平台,到正视企业在问题与解决方案中的双重角色,直至当前着力推进系统性变革,我们始终走在时代前沿。随着2025全球联络代表大会议程收官,WBCSD与会员企业对于未来方向已更加明确:将可持续绩效转化为竞争力内核,通过可扩展的实践构建更具韧性的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已非愿景,而是真实的商业命题——行动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