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企业面临日益频繁的气候相关物理风险,这些风险足以扰乱其运营、供应链以及市场的稳定性。因此,企业不仅需要追踪自身的碳排放、采取减排行动,还应即刻开展气候相关物理风险的气候适应行动,以确保其商业模式的长期可持续性和韧性。
近日,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在Climate Drive 平台上的净零指南板块发布了第7章节《气候适应指引》,此新章节旨在支持企业通过适应与气候相关的物理风险来增强韧性。Climate Drive 净零指南现共包含七个章节,包括减排准备、测量与验证、目标设定、减排行动、报告披露与价值链延伸、气候适应指引,该指南由WBCSD联合波士顿咨询、碳信托专业团队参与编写完成,指导企业逐步实现自身的脱碳目标。
世界经济论坛(WEF)指出,适应气候变化的商业理由有三:一是帮助公司避免经济损失;二是通过抓住机遇增加收入和节省成本;三是通过为社区和生态系统做出贡献,实现互利共赢。
气候适应对企业来说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议题。据标普全球(S&P Global)2022年的数据显示,仅有21%的公司已经制定了适应计划。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在自身业务运营范围内开展这一项工作是一个挑战。因此,企业在计划和开展气候适应行动时,要明确识别基本步骤和常见障碍。
如何采取具有影响力的气候适应行动
第一步:建立持续的气候风险分析流程
为了适应气候变化,企业首先需要深入了解自身当前及未来的气候风险。开展气候风险分析时,企业应与相关业务部门合作,明确分析范围并收集必要的数据(包括地理空间数据和气候情景数据)。
通过从三个维度审视风险——当前风险水平、风险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过渡情景下的风险状况,企业能够获得更全面的风险认知。持续的监测与定期的评估,结合对监管要求的遵循,将助力企业主动管理风险,从而增强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步:设立气候适应目标并制定、实施适应路径
为了明确气候适应雄心和目标,企业必须与利益相关方合作,将目标与整体业务战略对齐,明确各方责任,并通过制定气候适应计划在组织内部推进相关工作。
在识别和优先排序气候适应路径时,企业应基于成本、效果、可行性和影响进行全面评估,以实现分阶段实施,从而满足监管要求。企业还应建立一个具有明确角色和责任的健全治理框架,并建立专门团队,以确保适应工作与业务战略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企业还需积极寻求与政府、供应商和社区的合作,共同应对物理风险,推动联合韧性倡议,以实现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三步:持续评估气候适应绩效
为了确保气候适应行动的成功,企业应持续监测和重新评估其绩效,系统性地跟踪行动进展和效果。定期进行绩效评估,有助于识别改进的领域和必要的调整,确保行动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增强企业的韧性。
此外,企业定期重新评估气候风险和机遇,以确保适应目标始终保持相关性,并与当前及未来的业务状况保持一致。这将使组织能够不断完善其策略,提前应对监管变化,确保适应计划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