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BCSD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很高兴与诸位相聚第七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共同探讨建设可持续供应链的有效途径。
CBCSD作为国内最早致力于企业社会责任推进的工商业倡议组织之一,从2004年成立起,理事会就决定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重中之重,与能源和气候变化、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等作为CBCSD四大标志性项目着力开展。2005年,在厉以宁先生的指导下,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共同努力完成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荐标准和应用范例》的编制,对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众所周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面临可持续三个主要方面的挑战: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束日益增强,如淡水、石油、铁矿石等;面临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双重压力;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人们不禁要问,我们在这个地球上打拼,拼资源、拼环境、拼资本、拼实力,落得个资源短缺、环境破坏、金融危机、鱼死网破,人们生活的空气是污染的,水是不清洁的,食物是不安全的,疾病和潜在的健康隐患造成GDP负增长,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快推进企业责任。可持续发展总结思路:调整经济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消除贫困进程等。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孕育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仅在工商局登记的一般纳税人企业达460万户之多,而开展CSR的企业还不到5%,与社会的希望差距很大,如何加快企业社会责任的进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在深入推进CSR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呼唤CSR供应链传递,寻求CSR供应链传递的模式。因此,CBCSD与会员企业在这方面做出了创新的尝试,决定以企业供应链为切入点,引导和推进更多的中国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2006年CBCSD理事会正式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1+3”行动计划,即一家会员企业带动各自供应链的三家企业做好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不仅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的自身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和企业经营方针,而且推进到各行各业,推进到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当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呈多样性的形势下,CSR“1+3”运行模式应运而生。
具体来说,由CBCSD发起的CSR“1+3”项目模式,是指一个CBCSD会员公司带动供应链上下游的三家商业伙伴公司,最好是一个客户,一个供应商和一个物流服务提供商。目标是通过供应链传递CSR的理念,并以最佳范例、专业知识以及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指导合作伙伴。这三个受益的公司再分别将此模式复制到他们各自的另外三家商业合作伙伴公司,将CSR最佳范例通过辐射效应传播的更远更广。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长期和持续改善的过程,需要不断推广和延伸。“1+3”项目模式发挥“滚雪球效应”,影响更多的企业,特别是在广大中小型企业中,推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我们认为,实行“1+3”模式对于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目前CBCSD的75家会员企业都是很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主要是国内外著名的跨国公司、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和知名民营企业,无论是企业自身的建设发展方面,还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这些公司都有很好的实践,他们在行业中、在所处的供应链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很有影响力,发动这些企业去带动更多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重要的途径。而选择从供应链系统切入,是由于供应链上的企业利益相关,在长期的合作中,注重信誉,关注社会责任,相互尊重,相互推动,实际上也是一种推动商业合作关系的创新方式。通过该项目活动,加强了供应链管理,优化了资源合理配置,把责任体现在供应链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不仅推进了企业社会责任,而且为商业合作伙伴带来附加价值,使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可以说,这是一种创新,一种区别于在供应链上单方面的设置某种贸易准则或壁垒的创新,一种在新形势下供应链企业整体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特别在中小企业有460万家之众的中国,CSR“1+3”推进模式更具现实意义。
CSR“1+3”项目从最初的萌芽状态一直发展到今天,已有六年,在这六年里,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与巴斯夫等理事企业一路走过,共同推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1+3”项目行动的实施和发展,先后经历了2006年10月CSR“1+3”项目预启动和2007年4月“1+3”项目启动仪式;2007年7月“1+3”项目实践经验交流会;2007年10月"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高级管理层会议;2008年6月、7月浙江、上海与华峰集团等民营企业经验交流,华峰集团从巴斯夫的第一轮“1+3”企业很快成为新的CSR“1+3”的领跑者,带动华峰集团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实践,并加入了CBCSD;2009年7月14日"1+3"项目高层领导论坛;2010年制作完成CSR“1+3”专题片,更大范围推动供应链传递;2011年CSR“1+3”阶段总结会并启动案例集征集等重要历程,巴斯夫公司从第一轮六家、第二轮十二家连续发展带动十八家合作伙伴,身体力行、无私分享、推动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行动,取得显著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到2011年4月参与CBCSD CSR“1+3”的企业已经有120多家。CSR“1+3”的模式不仅深化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广,而且在当今低碳经济、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等诸多方面广泛推广应用,不断衍生新的供应链传递模式。CSR“1+3”行动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安全生产总局等部委以及上海浦东、深圳、常州等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推广,同时也传播到韩国、日本企业界,推进了国际合作,得到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认可,形成了CSR“1+3”自创品牌。
我们始终认为,行动是最好的宣言,用行动落实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呼唤。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将继续联合一切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力量,组织会员企业带动和支持各自商业合作伙伴共同做好企业社会责任,在总结CSR“1+3”模式的基础上,撰写CSR"1+3"案例研究专集,发挥榜样和示范作用,重点梳理和总结以巴斯夫公司等领先企业践行CSR“1+3”项目的成功经验和企业案例,提炼出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供应链传播模式和理念框架,并展示发展前景,为更多企业借鉴、实施CSR“1+3”推出不同类型的成功模式,进一步把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和运营模式,并进而将“1+3”行动由供应链企业推广到更多的商业合作伙伴,欢迎同事们,新老朋友们,一起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改进和提高。
我谨代表CSR“1+3”项目发起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向倡议CSR“1+3”、率先垂范、积极致力于CSR“1+3”实践的巴斯夫公司和关志华先生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向在座各位践行CSR的老朋友和新朋友们表示敬意!
最后,预祝第七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顺利召开,并取得丰硕成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