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出台,水资源与防洪工程将是“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的重点领域,民间资本也可以参与水利建设项目。到2015年,防洪工程在1.8万亿投资份额的比例会占到38%,水资源配置则为35%,目标新增供水能力的增速会达到40%。这对于水利行业而言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认为,水利“十二五”规划为水利建设做了明确指示,必将带来下半年水利建设高峰期,为水利建设快速发展提供政策保障:首先,全国各地逐渐进入夏季,雨水大幅增加,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可能性提高,这是水利建设的传统旺季,不论是防洪涝灾害的堤坝工程,还是蓄水发电的电厂项目,都将迎来大规模投资浪潮。
其次,以西南地区为代表,我国多个中大型水利项目逐渐上马,部分年久失修项目将得到有效翻新,小型项目会得到有效扩充改进。如重庆、四川等水资源富足地区将重点进行水力发电项目和节能蓄水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最后,规划中重点提及,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水利设施建设,这不仅能够有效完善水利项目投融资渠道,拓宽资金来源,还能够增强国有电力公司竞争力,提高对水利设施建设的监管力度。
沈宏文认为,民营资本的进入必将激活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机制,为下半年水利项目顺利开展提供强劲动力。不过,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市场监管,为民营资本公平进入、公开竞争、公正盈利保驾护航。同时,国有大型水利公司应正确对待民营资本,从项目招标、设备采购、工程建设、售后服务等各领域给于民营资本足够的发展空间,允许民营资本合法参与水利项目建设。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水利项目建设是一个长久的、系统性的工程。我们在建设水利项目时,应从前期项目规划、中期项目建设到后期项目维护等各环节统筹考量,提高项目建设速度、质量的同时,保障项目的运营长久高效。另外,开放民资进入水利行业,我们应当让其参与到价格制定,使民资集投资、建设、定价与一体,真正从水利项目中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