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百转千回” 永泰三大循环实现三方效益

2011711   来源:燕赵都市报

 

浙江永泰集团是省内最早开展循环经济的企业之一。自2003年起,企业实施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三大循环相结合的方法,致力于将节能减排搬上生产第一线的大舞台。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努力,三大循环为企业生产节约成本达2000余万元,每年节电超过500kwh,污水排放量减少780万吨,取得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三重保障。 

 

原材料翻陈出新

 

永泰集团生产涂布白纸板的主要原料是进口和国产的废纸,这些废纸占原料总量的85%以上,成为生产第一线的主力军,而传统的木浆用量仅为10%。废纸资源经过造纸用于纸箱等包装生产、使用后,通过废旧物资公司回收又重复用于造纸生产,其中的固体废弃物经过回收用作下游产业的生产原料。企业所在的中国白纸板基地,已经形成了专业的废纸销售市场,来自全国各地和欧美的进口废纸,完全可以在这里重新再利用、再生产。

 

目前,企业对于废纸的利用率达到90.42%,按3立方米木材生产1吨木浆计算,永泰一年节约木材近55万立方米,这对减少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外,为进一步减少木浆用量,2006年,企业从美国引进了国际先进设备,建成日产量超过120吨办公废纸脱墨生产线,利用该技术生产出的脱墨浆取代涂布白纸板挂面的进口木浆。项目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木浆4.2万吨,为资源循环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

 

能源滴水不漏

 

永泰集团自备热电站按照热电联产,以热定电的原则,同时,结合造纸企业的生产特性,充分利用余热造纸,实现热、电的有机结合,实行热电联产,蒸汽先发电,余汽再用于造纸,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通过热泵技术回收到锅炉,实现热能梯级回用。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锅炉产生的蒸汽先通过背压机组发电,然后通过减温装置调整到造纸生产线所需蒸汽的温度,以便于生产。通过热电联产自备电站的运作,不仅满足了企业生产用汽以及企业70%以上的电量,而且余汽还供应给周边造纸厂,为区域性发展提供了帮助。企业还细化工艺流程管理,在锅炉上充分采用分层燃烧技术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而对于燃烧后的煤渣、煤灰,全部用于建材行业生产水泥或红砖。目前,通过该方法,锅炉热效率可达到80%以上,总效率达78%,发电耗标煤为320g/kwh,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以国内平均发电耗标煤350g/kwh计算,一年节约标煤2400多吨。同时,采用变频技术,加强计量考核,减少电能损耗。不仅使电耗下降15%,而且也具有操作方便、易于自动调节、设备可靠等优点,便于生产过程的控制。

 

水资源百转千回

 

2001年之前,永泰集团有6条圆网造纸生产线,吨纸耗水在100吨以上,其中21092纸机吨纸耗水150吨。2001年开始,永泰集团不断开展节水攻关与节水管理,淘汰了水耗较高的21092纸机和21575纸机。同时,运用循环经济原理,对纸浆的洗涤、筛选、净化、漂白、贮存及打浆、抄造和流送过程中的用水,认真进行浆水平衡测试,并在每一个环节实施指标控制和考核,在此基础上,采用加大白水贮存池容量、车间内部逆流回用、分时用水、扇形高压喷水管等办法,节约了大量水资源。

 

2003年,企业建成4.5m3/d污水回用处理示范工程,并在2010年进行技术改造后使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0m3/d,经处理达标的污水70%回用于生产,30%达标排放。此外,2008年企业投资800万元,将电站水膜除尘器改为石灰石湿式脱硫装置,脱硫效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92.8%2010年企业吨纸耗水量低于20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了造纸产量增加、工业新鲜水用量反而下降的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