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一体化推行 水资源持续利用受威胁

2009/7/27/09:36   来源:长沙晚报

今年初,市政协把民主评议“农村水资源保护利用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成立了民主评议组,历时4个多月,前往各区县(市)20多个乡镇开展调研。日前,《关于我市农村水资源保护利用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民主评议报告》经市政协十届十次常委会议原则审议通过。23日,对此市政协又召开民主评议大会。面对长沙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受到威胁,市政协呼吁成立水务局,推行水务一体化管理。

水务一体化推行 水资源持续利用受威胁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受到威胁

    慧聪环保网:尽管全市农村水资源保护利用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先进地区,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农村水资源保护利用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

    “长沙虽然属于南方丰水地区,但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性缺水相当严重。民主评议报告中提到:2007年,湘江一级支流捞刀河断流70天。去年枯水期,湘江长沙段水位持续偏低,10月下旬和12月上旬回落且逼近历史实测最低水位,城市供水接近警戒线,城区生产生活用水面临严重危机。目前,长沙市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达到34%,已接近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值,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受到威胁。

    划定水资源管理“三道”红线

    “抓好地方立法和规划编制。”民主评议组建议,应推动《长沙市水资源保护条例》、《长沙市乡镇供水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出台。科学编制《长沙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启动我市湘江一级支流流域综合规划工作,做好河西先导区的水资源保护利用规划。2009年,先行实施湘江长沙主城区河段河床形态修复项目,保证湘江的河势稳定,确保湘江长沙段取水安全。

    此外,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水资源管理的“三道”红线,并严格执法监督,即围绕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推行水务一体化“一龙管水”

    民主评议报告提出,推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是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多龙管水”向“一龙管水”、“共同治水”转变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的客观要求。

    据了解,自深圳市1993年率先成立水务局以来,目前全国组建水务局和实行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已达1523个,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域总数的62.9%,我省岳阳市、湘潭市也成立了水务局。

    民主评议组认为,我市推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势在必行,行必宜快。建议在原水利局的基础上成立水务局,建立涉水事务统筹管理体制,统一规划管理水资源的开发、配置、利用、节约与保护。同时,加强水政执法队伍建设,市(区、县)两级相应成立水行政综合执法队伍,实行水行政综合执法,整合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