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3月09日 来源:新华网
??全国人大代表姚木根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林艳兴、杨维汉、刘元旭)“既要抱走工业文明这个金娃娃,又要坚决抛弃环境污染这个畸形儿。”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姚木根说,“江西正处在大规模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既要不失时机地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又要保护好江西的青山绿水。”
5日下午,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江西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姚木根在会上说,江西省委、省政府已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规划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已经同意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提升到国家层面来规划和实施。目前,国家发改委正会同江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完善、提升这个规划。
“生态和经济的统一,是一个世界难题。从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来看,工业化的浪潮和环境污染似乎是一对连体怪胎,好像谁追赶上了工业化的浪潮,谁就必然要拥抱环境污染这个丑婆娘。”
姚木根说,江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把生态和经济这两大命题统一在一个发展过程当中,融合在一个特定期的开发里面,从发展经济学的观点看,不亚于破解一个“哥德巴赫猜想”。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江西母亲湖。鄱阳湖流域每年进入长江的水量1450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径流量的15%-16%,超过了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河流的总量。多年来,江西省坚持生态立省战略,唱响“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全省生态环境保持良好,60.05%的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二位。去年两会期间,江西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一场专题新闻发布会,向中外记者正式推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一年后,这一战略构想实施进展如何?姚木根用三句话作出回答:“第一,规划的总体思路已经明确。第二,一批现行工程正在加速推进。第三,提升到国家战略产业已成定局。”
他说,一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工作在课题研究、规划编制、项目论证这三个层面同时展开,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的人员统筹使用,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完成了十大课题的研究任务,形成了一共有30公斤重,有将近500万字的课题研究报告,组织开展了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形成了“1+18”的规划体系。去年9月中旬,省委省政府已经正式将这个总体规划上报给了国务院。
根据这个总体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定位就是建设三区一平台,即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区、加快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推进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根据这一定位,江西正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在全省建设新能源材料和设备制造产业、生物高技术产业等八大新型产业基地,形成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高效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高质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等三大重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