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台湾垃圾处理之一:跟随台北垃圾走一趟环保之旅

新华网台北10月12日电(记者齐湘辉、陈键兴)晚上6点不到,台北市信义区基隆路一段380巷的居民们已等候在路边,手里都提着几个垃圾袋。
  

随着《少女的祈祷》的悠扬乐声由远及近,一辆黄色双箱式压缩垃圾车和一辆白色资源回收车如约而至。车停定,居民们纷纷把手中的蓝色垃圾袋扔进垃圾车,其他垃圾则分别放入回收车摆出贴有“一般类(瓶罐等)”“废纸类”“干净塑胶袋”“养猪”等字样的垃圾桶内。
  

第一站:家庭垃圾不落地收集
  

“在台湾,扔垃圾是社区的大事!”在一旁“督导”的清洁队队长邓淞骏笑着对记者说,台北的垃圾分类十分严格,不可回收物必须使用付费的蓝色垃圾袋,混杂倾倒垃圾将被处1200元至6000元(新台币,下同)罚款。
  

“垃圾分类,让我们可以省很多!”居民刘女士告诉记者,2000年以前,人们大都不对家庭垃圾进行分类,而垃圾清运费是按照居民用水量计算的,和倒多少垃圾无关。后来,因为可回收物免清运费,她就注意把垃圾仔细分类,每月的垃圾清理费少了三分之二。
  

台北市环保局局长吴盛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袋征收垃圾费之前的1999年,台北市家庭垃圾量为每天2970吨,到2012年降至每天986吨,减幅达66%;资源回收率则从2.4%提升至47.7%。
  

“一开始民众也不习惯,但经过我们的教育、宣导,再辅以罚款等强制性措施,现在大家已经很会分类了!”邓淞骏说。
  

6点半一到,垃圾车准时离开,前往下一站。在台北,有4000多个垃圾收集点,每周5天定时定点直接从居民手中取得“新鲜”垃圾,替代了许多城市随处可见、臭不可闻的垃圾堆、垃圾桶,落实着“垃圾不落地、资源全回收”的环保理念。
  

第二站:资源回收细分求再生
  

居民垃圾回收后,第二站要被送往资源回收点。在那里,林林总总的“废物”将被更严格细致地分类,以便完成再生利用。
  

记者随车来到位于台北市内湖区的资源回收队,这里负责全台北可回收垃圾的处理。纸类、铁类、铝类、玻璃类、塑料类、光碟、电池、轮胎、电器、照明光源、平板容器、非平板容器、手机及其充电器……,一切被有序摆放,仿若一个废旧品博物馆。
  

厨余垃圾则被分为养猪和堆肥两类分别装入红、蓝两色塑料桶,废泔水油则密封在铁桶中,完全没有异味。
  

据了解,猪可食用的厨余会公开标售给合格养猪户;堆肥类厨余则经专业处理后,委托厂商制成肥料,部分由焚化厂制成土壤改良剂。此外,台北市还针对厨余开展了回收沼气试验和提炼酒精试验。
  

还有一类回收物被称作“巨大垃圾”,包括废弃家具和自行车等。对这类垃圾,台北市采取“免费回收、修复再生、低价贩卖”的模式处理。
  

记者走进位于内湖的再生家具展示拍卖场,这里完全不同于一般印象里的旧货市场,办公桌椅、沙发、床具、厨房用具琳琅满目,且都修缮一新,外观与新品几乎没有差别。
  

资源回收队队长陈丽娥介绍说,居民要弃置大件旧物,可电话预约回收队上门收集。回收队有12名师傅,对旧家具进行拆解翻新,再抛光油漆,便可进入拍卖场,以同类产品市价的三成出售。恰逢开学季,这里推出每套仅200元的一批翻新儿童桌椅,很受欢迎。
  

据统计,2012年台北市销售再生家具收入近1290万元,养猪厨余收入逾750万元,变卖其他各类回收废弃物收入逾6687万元。
  

随行的台北市环保局官员崔浩志还介绍说,经过精细化分类回收再利用,真正到最后需要处理的垃圾只占回收垃圾总量的三成。

第三站:全面实现垃圾焚化
  

最后,这些不可回收、真正需要处理的垃圾也不是填埋了事。在台湾,总共有24座大型现代化垃圾焚化厂,台北有3座。台北的垃圾处理经历了露天堆放、卫生掩埋,到如今全面实现焚化处理。
  

坐落于基隆河与淡水河交汇处的北投垃圾焚化厂,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中没有任何异味,还设有运动中心、幼儿园、公园,供附近市民免费或低价使用,完全颠覆了记者关于垃圾处理厂脏、乱、臭的印象。
  

每天傍晚,台北市无法回收再生的垃圾会被送到这里封闭的垃圾卸料间,然后进行焚化和后续处理。
  

厂长傅良枝告诉记者,他们每天可以处理1800吨生活垃圾,4台焚化炉的燃烧温度控制在850摄氏度以上,以防止废气和致癌物质二恶英的产生。 此外,垃圾焚化炉与锅炉、蒸汽涡轮机结合用以再生发电,发电量为45000瓦,其中37000瓦回售给电力公司,其余供焚化厂自用。
  

“因为资源回收利用得好,现在垃圾越来越少,焚化厂每天实际处理的垃圾量大概在900到1000吨。”傅厂长说。
  

记者跟随厂区工作人员,参观了垃圾焚烧处理的全过程。垃圾经各区清洁队垃圾车收集,入焚烧厂,先过地磅称重,然后至倾卸区倒入巨大的储存坑中,由控制室人员用抓斗对垃圾进行均值化搅拌,最后将垃圾投入焚化炉焚烧。
  

由于垃圾经过了严格分类,特别是剔除了厨余垃圾,进入焚烧厂的垃圾含水量很小,所以烧起来很容易,当炉膛温度保持在850至1050摄氏度时, 由垃圾产生的辐射热能就能助其自行燃烧,无需再添加煤或重油等辅助燃料。二恶英等有害气体则经过废弃处理系统处理后,完全可以被去除,实现无害化达标排 放。垃圾焚烧产生的巨大热能,推动蒸汽涡轮机发电,而涡轮机的冷却水则成为游泳池的温水水源。
  

垃圾燃烧后最后产生两样东西:底渣和飞灰。据焚化厂工作人员介绍,飞灰可送到炼钢厂以及水泥厂作为原料,底渣则可用来做管沟回填,或者是当作铺路的材料。
  

在北投垃圾焚化厂的标志性建筑——150米高、绘有彩虹图案的烟囱上,还设有观景台和360度全玻璃幕墙旋转餐厅。在这里,人们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鸟瞰台北美景,浑然忘却身处垃圾厂区,原来跟随台北垃圾的环保之旅,可以这样美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