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以“标准化+”引领新型城镇化

  “把标准化的思维、方法和手段主动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探索形成可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的‘郫都模式’。”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举行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标志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项目在该区全面启动。

  近年来,郫都区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城镇提升、新村建设、环境美化、改革创新“五大工程”,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成效显著。郫都区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德源街道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双创特色小镇,三道堰街道被评为全国宜居小镇、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三道堰街道青杠树村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安德街道入选成都市首批小城市建设示范镇。其中,郫筒街道的书院社区和双柏社区在社区共建共治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分别探索出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和构建“智慧双柏·温情社区”的现代治理新格局。2016年12月,郫都区被国家标准委、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开展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试点周期为两年。

  据了解,此次郫都区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将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坚持以人为核心,以独特的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为基础,以产城融合特色小镇建设为突破方向,主要采取“146N”工作机制,选取郫筒街道、德源街道、安德街道、三道堰街道等为试点单位,围绕创新创业服务、乡村生态旅游、产城融合发展、城乡社区治理、特色文化建设、特色小镇评价等重点领域开展“标准化+”行动,着力打造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城镇“精而美”、制度“活而新”的特色小镇标准化示范基地。

  以“标准化+创新创业”激发双创新动能。郫都区通过在创新创业政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创新成果孵化服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该区创新创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区域配套设施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创新创业文化影响力。

  以“标准化+特色产业”释放发展新活力。郫都区三道堰街道等通过大力发展景观农业、休闲农业,形成了一三产互动的特色产业旅游发展模式,目前已经构建了良好的休闲环境和旅游生态发展机制。该区将在“吃住行游购娱”服务、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产业与新农村建设融合、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四大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为手段进一步规范景区旅游服务管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强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助力该区全域旅游景区建设工作。

  以“标准化+产城融合”展现区域新优势。产城融合是推动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该区将从川菜产业标准化建设、园区和城镇管理融合发展、区域特色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区域产城一体化发展的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城镇及文化多元融合,全面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

  以“标准化+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构建治理新体系。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石,该区将主要在社区党建、社区共建共治、社区服务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提升党组织的整合功能,注重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增强党组织动员群众、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能力,进一步规范社区治理工作中的各方行为准则,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推动社区实现和谐共建局面,提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郫都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城市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方法的创新集合,更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引擎。该区将着力推动“标准化+”与新型城镇化有机融合,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要素合理流动,不断提高郫都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水平,为该区打造“双创高地、生态新区”提供强有力的标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