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引擎

  城镇作为人类在自然生态环境下的集聚组合,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形态的汇聚地。城镇化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选择,也是全球经济发展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

  从我国来看,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我国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二选择。小城镇作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高度集合体,其中文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发挥着影响和规范人们行为习惯的功能以及引领和提振人们精神的作用。换言之,缺少文化引领的新型城镇化,是坡脚的、残缺的、畸形的、粗俗的;没有文化支撑的新型城镇化,其发展是缺乏内在动力和难以维系的。

  新型城镇化注重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推动农村现代化、集群化和生态化,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具体来说,就是新型城镇化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镇规模扩大、空间扩张,转变为以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当前乃至今后时期,在乡村向城镇转变过程中,必须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文化建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文化和城镇是神与形的关系,良好的城镇形象,既包括先进而完备的文化设施和温馨怡人的人文环境,还涵纳精彩独特、内外兼具的地方文化特色与独特文化魅力。一个城镇只有形神兼备、质相互洽,才具有长久的活力与生命力。如果说城镇实体建设是形象是基础,那么文化建设则是灵魂是统摄。现代城镇之间的博弈与竞争,意味着不同地域范围内城镇整体实力的角逐,既是资源、能源、项目、资本等硬实力的打拼,更是人的素养、文明水准、生态环境等“软实力”的较量。因此,文化建设无疑是新型城镇化最核心的要素之一。一个地区的文化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根基和精神家园,一个城镇的文化也应该是这个城镇的血液和魂魄,文化建设不仅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开敞经济空间,塑造良好城镇风貌,而且能够提高城镇管理和经营水平,增强城镇的综合竞争力。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这一特殊历史阶段,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城镇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转变,这一转变对整个农村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必将产生深刻影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文化自觉”是调适文化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自觉,所强调的“文化自信”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塑造城镇现代文化形象的自信,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坚实思想基础。

  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现代化是依托工业化、城镇化,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城镇化与工业化、现代化相伴而行、相互促进。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趋势与规律,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对于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实现经济稳中求进目标,都与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紧密关联。因此,近年来中央明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既然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在于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就必须聚焦于包括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在内的全面内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国“创新驱动”的原动力是“文化内需”,我国“转型发展”的始发力还是“文化内需”。只有不断扩大文化内需,才能把握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特点和审美情趣的新变化,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新期许、新要求,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内在动力。

  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硬件”,具体体现为加快广播电视、图书馆、文化馆(站)、农民阅览室等文化教育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为农民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是“软件”,即通过组织常态性的科技、教育、文化“三下乡”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逐步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质、文明素养,引导农民自觉摒弃旧观念、旧思维、旧习俗,不断确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还应当认识到,推进城镇化必须以发展产业为主要支撑,通过调整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培育第三产业,逐步构建起就业能力强、集约化程度高的现代城镇产业体系,而构建现代城镇产业体系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利契机与重要载体。可以说,文化产业在很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农村,不仅是县域经济、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所具有的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增长、可持续等特质,将使其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和战略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