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天津北辰区、北京房山区及河北涿州市、涞水县、易县、涞源县等六个区、市、县代表齐聚北辰召开第三届京津冀六区市县协同发展研讨会。
京津冀六区市县协同发展研讨会是六地政协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节点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自2014年开始,先后围绕“携手新起点、助力一体化”、“建设拒马河,扮靓母亲河”等主题进行研讨,并成功签署框架协议,达成多个跨区域合作意向,为促进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做出重要贡献,使六区市县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经济提速发展方面起到实质性作用。
本届研讨会是第三届会议,以“推进产业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主题,围绕产业项目承接、旅游项目合作、城镇化建设项目共建、生态项目保护等方面深入研讨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在会上,京津冀六区市县代表分别进行了介绍和发言。会上还共同观看了北辰区宣传片。
机遇

北辰,天津环城四区之一,地处京津“双城记”核心位置,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区域面积478平方公里,辖9镇7街,常住人口近百万,是天津北部地区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被誉为京津走廊的璀璨明珠、美丽天津北大门。

近年来,北辰区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加快产业和城区两个转型,积极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在交通、环保、产业等重点领域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当前,天津正面临着五大战略叠加的新机遇,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北辰区充分发挥优势、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发展

在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面前,北辰将按照“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三区联动、产城融合”的思路,加快推进产业与城市的功能融合、空间整合,真正做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
突出地域优势,提升城市品质

以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统领,统筹推进“多规合一”,运用“海绵城市”理念,结合京津城际地区综合提升工程,在引进融创、金侨、恒大等一批高端商住项目的基础上,加大土地整理出让力度,再引进一批知名企业,开发一批高端业态,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品位。

全市面积最大的北辰郊野公园,已成为涵养天津北部的绿色生态长廊。目前,正在筹划建设占地1174亩的北辰文化公园和占地880亩的北福岭公园,建成后将是天津最大的两座城市公园。将依托北运河、清真寺等特有资源,建设运河仓廒文化博物馆、桃花寺文化园、清真民俗文化街等地标性文化设施,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位、有影响的旅游项目,使历史人文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围绕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目标,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示范小城镇。同时,将以3平方公里的街区为单位,规划建设一些镇中镇、园中园,创建3个市级特色小镇和一批区级特色小镇。
彰显政策优势,推进城区转型

作为全市唯一的改革试点,未来5至8年,北辰将通过自主投资、自我平衡,投入5000亿元加速该区域开发建设,总建设规模超过5000万平米,为建设天津北部新区打造新引擎,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
将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建成外环东北部调整线等市属工程,西延东扩北辰道和九园公路,新建扩建津蓟快速路、杨北公路、高峰路、光荣道、龙门东道和城中村、示范镇、双青新家园等一批主次干路,加快形成南北顺畅、东西贯通的“四横六纵”路网骨架。同时,结合路网建设,完善电力、燃气、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大绿工程,建设“两环三沿”城市绿廊,建成城市绿道,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和城市载体功能。
发挥产业优势,加速产城融合

北辰作为天津的老工业基地,将按照“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布局、资源集约共享、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做大做强国家级开发区,加快建设自创区北辰分园,建成国家级新闻出版装备产业园、欧盟产业园、电商物流产业园、天士力大健康产业园等一批特色鲜明、产业高端的“园中园”,不断增强开发区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功能。
充分发挥高端装备产业园、农业产业园、郊野公园等资源的叠加效应,打造68平方公里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按照“一轴两组团”的总体规划,融入现代都市田园风格,建设栖凤小镇生态居住区,完善学校、医院、商业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天津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先导区、国际化智慧生态宜居区、创业创新集聚基地和京津冀先进制造研发转化基地。

北辰还将规划建设总占地13.6平方公里的银河风景区,开发建设中国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和天津全龄健康养老基地,形成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科技研发、总部经济为一体的京津绿色产业创新区。
奋进中的北辰,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辰区将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繁荣繁华的效益城区,功能完善、智慧便捷的品质城区,低碳循环、生态文明的宜居城区,改革引领、人才聚集的活力城区和以人为本、幸福安定的和谐城区,努力打造协同发展、产业高端、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北部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