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发展奏响宁强工业经济最强音

地处汉水源头的宁强县,一直致力探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最佳平衡点,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循环引领,换挡提速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宁强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增量结构调整,加快存量方式转变,全县工业经济稳步提升。元至九月份,全县37户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5亿元,增长21%; 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8.5亿元元,增长19%;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530万元,21户入园企业投产17户,实现产值16.1亿元。

营造循环发展氛围

宁强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陕西天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是该产业园的龙头企业,目前公司正在进行异地扩建。走进公司厂区,迎面而来的是一股股如火如荼的生产建设热潮,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工作着。

陕西天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天宁介绍说:“我们公司扩建项目占地67亩,计划总投资1.35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2810万元,已完成制剂车间、提取车间厂房建设,前处理提取车间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通过了新版GMP认证。项目达产达效后,预计年可实现工业产值3.5亿元,新增150个就业机会。我们把公司从汉源街道办的羌州路迁到现在的宁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一方面是我们公司符合县上确定的循环发展要求,另一方面是园区优质服务、便捷交通等环境吸引了我们。”

该县严格坚持环保红线,实行严格准入制度,采取了一系列近乎“铁腕”的措施:关闭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造纸厂、油漆厂、果酒厂、电器厂等数10家企业,劝退20余家来宁咨询投资但环评不达标的企业,其中不乏大中型企业。

筑巢引得凤凰来

陕西盛发钢管有限公司是天津一家公司在宁强县投资兴办的集生产、运输、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大型专业钢材企业,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78亩。2013年6月建成投产,年生产高频焊管20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8亿元以上,上缴税金2000万元以上,增加就业200人以上。

“因为宁强县政府特别重视工业发展,我们企业才在发展中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除去一期8条生产线投产见效外,新上的二期项目今年5月底已经投产,项目投产以后,企业整个产值会超过10亿。”陕西盛发钢管有限公司负责人迟俊充满信心地说。目前,宁强县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已有22家企业落户,年实现生产总值5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200个。

该县建立了招商信息网络,在各镇建立招商服务中心,在县直部门设立招商联络专员,定期为招商干部进行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并积极鼓励他们上门招商,以商招商,实现产业聚集。建立园区自主网站招商平台,加大中省经贸交流招商活动。在招商引资上,该县坚持把优化环境,筑巢引凤作为招商引资的“金钥匙”,“以商招商”引进外资,举全县之力促工业企业上台阶。以现有的工业引进外商合作,利用外资、人才和现代化技术扩大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通过先期入园企业的积极推介,不仅山青食品、秦川大厨等多家企业强势入驻,首家外企迪尔制造也加入了宁强工业发展的行列。

政企银协作结硕果

该县积极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在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还为工业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服务,采取“一事一办”、“特事特办”等制度,以高效的服务理念加大“筑巢引凤”工作力度。

该县强化服务力度和资金支持,全面扶持工业企业稳步发展。以道路、电力、通讯等为重点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工商、电力等部门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帮助企业协调贷款、用地、用电、用水、办理各种证照,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对重点工业项目产销上下游的产销对接,经常组织企业参加产销对接会,加强金融机构与企业的联络沟通,针对具有发展潜力、符合产业政策的优势项目,鼓励信贷介入,提高项目落地率。建立银企签约贷款落实情况台账,对签约两月仍未落实的项目,联合县经贸局及时深入金融机构、企业现场调查,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推进银企圆满对接。同时,协调县人行修订出台考核评比办法,明确考核细则和奖惩措施,有效提升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