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务实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张春贤同志日前在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考察调研时再次强调:“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经济发展必须让位于生态环境保护。”再次为新疆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据《新疆日报》7月28日报道)。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全疆工作大局中来谋划部署,确立了“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发展战略和“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多次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环境保护工作,并分别在伊犁、阿勒泰两次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部署环保工作。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后,自治区党委、政府更是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安排部署,不断加大环保投入,扎实推进一批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4年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努力把新疆建设成为最洁净的地方。在一系列政策、理念的指引下,今天的新疆,围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共识度正在提升,公约数正在形成。

在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笔者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人在宏观层面上提到生态文明建设都能够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但一旦落实到地区发展、企业竞争和个人生活等具体问题上,却并不是那么回事了。一些干部认为生态问题是发展中的必然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或其他因素,生态损失在短期内无法得以弥补,建设生态文明不过是个政治口号,在任期内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才是为官的根本;一些企业天天说环保,月月喊绿色,其实却是环保违法的“主力军”,一旦被监管部门或媒体发现污染问题,不是谈就业就是说利税;一些人认为自己乱扔一次垃圾、碾压一次草地、浪费一点资源并不会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什么恶果。说白了,在这些人的脑子里,环保只是“副业”,一旦与经济发展、与个人利益“主业”发生冲突,就可以“丢卒保车”。

生态文明建设知易行难。把掷地有声的决心转化为科学有效的行动,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几年前,笔者有幸到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和罗布泊采访。与若羌县干部交谈时,对方表达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想法。几年坚持下来,想法已经变成了现实。在上个月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重要专场活动——第五届全国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若羌县以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业发展潜力荣获“最具魅力生态旅游县”称号。原来,若羌县利用辖区内阿尔金山、罗布泊等自然资源,开展特色生态旅游、特种探险旅游,不仅合理利用了资源、保护了资源,也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可谓“多赢”。在自然资源丰富的新疆,这样的思路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在移动互联互通的时代,谁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好的生态环境等不来、喊不来,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奋斗,大家都尽一把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唯有以务实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实现蓝天常在、碧水长流、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