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 彭宇)国资委确定的中央企业布局中,央企最终将保留80至100家。在25日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再次强调了这个数字。
然而,在国资委成立之初给出的央企最终保留数字却是30至50家。
中央企业缩编调整的方向没变,但数字变了。从国资委成立之初,就始终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在李荣融欣赏的新加坡淡马锡模式下,通过建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平台,推进央企调整重组,最终留下30至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央企业,今年一度是国资委调整央企布局的重要目标。
在这个目标下,中央企业从国资委成立之初的196家减至目前的169家。国资委成立三年来,李荣融已经为国有企业的重组改制殚精竭虑,但这个数字显然距离最初的目标还有很远。每个身躯庞大、组织庞杂的央企合并重组,显然都让国资委费尽了心思。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因为国有企业三九集团爆出的财务丑闻,李荣融更是少有地动怒了。
压力之下,央企最终缩编到80至100家,显然是一个更切合实际的数字。今年8月份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这个方案被首次提出;今年年末的这次会议,这个方案最终得以明确。按照方案,这未来的80至100家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将具有“主业突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等鲜明的特点。
让李荣融欣慰的是,央企布局调整“数量减少,实力增强”的目标正在实现。李荣融表示,央企近两年每年的利润和上缴税收增长都超过1000亿元,今年的利润和上缴税收更会史无前例地突破6000亿元和5500亿元。而李荣融青睐的淡马锡模式,也将随着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和诚通控股公司两个国资经营平台的出现而初具雏形。
不过,即使需要合并重组的央企数量减少,完成央企新布局的任务依然艰巨,李荣融丝毫不敢大意。在他的计划中,明年央企的改制重组仍要加速。在资产经营公司的平台上,具有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要加快培育,经营困难、包袱沉重、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也将加速退出。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