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
2004年8月,我国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为:为人们提供节能、健康、舒适、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内实现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因此绿色建筑的概念就是更注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更注重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指引方向。
二、绿色建筑的主要元素
1、绿色建筑设计应有建筑节能。
这是绿色建筑最重要的基本元素之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安排,更好的利用环境中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天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对自然有污染的传统能源的利用。
2、绿色建筑应是环保的建筑。
绿色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实施和最后的改造,都应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用无污染的建筑材料。
3、绿色建筑应是节能、健康、舒适的建筑。
绿色建筑应是节能、健康、舒适的建筑,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建筑内部的布局设计应该注重安全性,同时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应该遵循以上概念和绿色建筑设计的特征进行合理的设计,充分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的人性化和环保性。
三、绿色建筑设计的4个基本原则
(1)可持续性原则
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绿色建筑设计应该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既不影响当代人的利益下,也能满足后代对于资源环境的需要。
(2)整体性原则
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高度的相互依赖性和统一性。绿色建筑设计为达到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就必须满足整体性原则,绿色建筑的任何细节都应该满足绿色建筑的特征。
(3)共生性原则
作为生态建筑的典范,绿色建筑应该具备与人和其他生物之间普遍共生。共生本来是生物学的概念,是指一种生物能够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与其他的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4)反馈性原则
对于绿色建筑企业,在进行绿色建筑时,应该注重社会对于绿色建筑需求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设计。让企业的绿色建筑设计赢得越来越多人的喜欢,同时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四、绿色建筑建筑节能设计要点
传统建筑设计由于其商业性,注重的仅仅是初始建筑时的投资节省,并没有充分考虑住户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支出。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节能建筑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喜爱,这样使得建筑商不得不考虑绿色建筑设计对持续消费的关注,按照节能建筑建设标准,要求设计院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必须要采取节能措施进行设计。
(1)维护结构,建筑的外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要高于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要尽量减少透明窗体面积,减少太阳辐射的热量,取得很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如:采用外保温隔热材料,立普多隔热反射涂料。
(2)屋面、外墙防水保暖工程的生产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施工。
(3)外窗,要注意空气的渗透性等条件。
五、绿色建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要点。
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新的绿色建筑设计要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要求容积率从原来的2.5上升到3.0,将建筑覆盖率由原来的25.17%下降到18.4%。同时在场地的选址上,要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合理组织场地交通体系,场地的出入口设置位置要离公交站距离控制在500米以内,要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六、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要点
在进行节水设计时,要注意对节水器具、防止水压出流、避免管网漏损、节水灌溉等方面。同时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要落实绿色建筑对节水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合理设置节水器具,管道布置时要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避免管网漏损。
七、绿色建筑节材与材料利用要点
由于建筑施工完全是按照设计要求来进行的,所以再设计阶段就要考虑材料的重复利用和可回收和可再生材料的使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