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从节能到绿色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很少有人关注建筑节能。1973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将油价上涨两倍多,让西方国家遭遇了第一次严重的能源危机,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推行自此开始。

建筑节能,主要是降低采暖、空调、照明等能耗,比如提高保温隔热能力,提高采暖、空调等的用能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加强科学合理的用能管理,等等。

中国的建筑节能起步较晚,但强制性的节能规范、标准体系的建立却堪称世界领先。到“十一五”末,全国城镇的新建建筑基本全部执行了节能强制性标准。如今,建筑节能已向“绿色建筑”转型,并逐步由“浅绿”走向“深绿”。

而与此同时,建筑节能在中国也遭遇推行困难,市场失灵、产业模式不完善,仍是目前的最大挑战。

艰难的开局

原建设部在1986年发布了中国第一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严寒、寒冷地区的新建和扩建采暖居住建筑,提出在1980~1981年当地通用设计能耗水平基础上普遍降低30%的第一步节能目标。但这仅为中国建筑节能起步阶段的标准,节能、保温水平提高的效果不大。此外,由于种种原因,三北地区并未全面实施。

1995年,原建设部确定了将采暖能耗在上述设计基础上节约50%的第二步强制性目标,并颁布了修订后的行业标准。据测算,如果这一目标在中国三北地区全面实施,“九五”期间累计节能可达1000万吨标准煤。

然而,新标准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原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巡视员武涌向《?望东方周刊》介绍,2000年检查时发现,“设计阶段标准的执行率只有5%,施工阶段执行率2%”。

与此同时,中国夏热冬冷地区的采暖需求逐渐凸显。居民普遍自行安装设备,致使冬季采暖、夏季空调能耗急剧上升,因为房屋设计不科学,能源浪费严重。

2001年与2003年相继颁布的两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中国的“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的新建、改建、扩建居住建筑都提出了“节能50%”的要求。

但直到2005年之前,这一目标完成情况并不理想。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林海燕告诉本刊记者,建筑设计、施工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有限是主要原因。

此外,建筑节能管理工作体制不顺、监管体系不健全,各地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等,使得与发达国家建筑节能迅速发展相比,中国的总体水平差距有所扩大。

“十一五”突破

“建筑节能真正做起来是在‘十一五’期间。”武涌说。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

2007年,国家出台“十一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要求严格建筑节能管理,并规定从2008年起,“所有新建商品房销售时,在买卖合同等文件中要载明耗能量、节能措施等信息”。

2010年,全国建筑节能专项检查情况显示,“十一五”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为99.5%,施工阶段此比例为95.4%,均完成了国务院提出的“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95%以上”的工作目标。

至此,城镇建筑达到节能50%设计标准的“第二步”节能目标基本实现。

根据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在总结采暖地区实施JGJ26-95节能设计标准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同时借鉴节能先进国家的经验,原建设部于2010年发布《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规定将原标准中50%的节能目标提高到65%左右。这一目标作为中国建筑节能“三步走”战略中的最后一步,有望在2020年全部实现。

这样的成果意味着什么?武涌说:“在推行节能设计标准之前,以北京地区为例,一个采暖期用能约为25公斤标准煤/平方米,按照节能50%的标准严格设计、施工,可以实现降到12.5公斤标准煤,采暖效果也会大大提升。”

但即便如此,仍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欧洲国家住宅的实际年采暖能耗已普遍达到6升油/平方米,大约相当于8.57公斤标准煤/平方米。

如果执行65%的节能设计标准,有望接近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水平。北京、天津在完成65%的节能设计标准之后,目前在执行75%的节能要求。武涌说,能效水平“跟一些西方国家基本持平”。

他认为,中国是否全部执行75%或更高的节能标准,要看投入产出比。未来15年,“标准会跟国际差不多,以采暖或空调的净零能耗作为标准,设定2016年到2030年的能效提升目标”。

节能改造齐头并进

管住新建建筑能耗增长的同时,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也自“十一五”起正式推行。

按照2007年《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规定,“十一五”期间,需要推动北方采暖期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5亿平方米。

德国东、西部合并之后,也对和中国居住模式相似的原东德既有建筑进行了节能改造。但因为房屋产权公有,相对容易推行。而中国因为住户的收入水平、人员构成、生活习惯不同,很难统一。

我国中央财政对建筑节能改造的资金补贴为50元/平方米,仅占改造成本的1/4,地方政府与业主需负担余下部分,存在资金压力。

2008年仅改造了0.3亿平方米。2009年的一次两部委碰头会上,有两个分别背了2700万平方米、1900万平方米改造指标的省份要求减负。

然而,情况很快有了变化。“一位市委书记到我办公室要求增加指标。”武涌后来了解到,房屋改造后,住户发现“更暖和、噪音小了,二手房交易价格也涨了”,于是主动要求节能改造。

“现在北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倒过来的,不是指标分不分得下去,而是国家能安排出来多大财力来支持这件事。”他说。

除了动力机制的转换,商业模式也在形成。武涌介绍说,吉林省通化县在没有省级财政补贴的情况下,把中央补贴作为资本金,由热力公司将收费权抵押,向银行融资以充实改造资本,以改造后节省的原本应该退还业主的热力费用于还本付息。这一机制在唐山、内蒙古等地也逐渐形成,还减免了节能改造开发、施工企业参与改造工程所发生的税费。

据他介绍,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提出对30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做节能改造。其推进基本与中国同步,但最终却没有完成。而中国截至2010年底,北方采暖地区15省市共完成改造面积1.82亿平方米,超额完成了国务院确定的1.5亿平方米改造任务。

公共建筑的能耗监测与管理

近几年,全国各地超高层建筑、巨大体量的商场、车站、玻璃盒子建筑等成为公共建筑中的新潮。而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调查研究表明,公共建筑如单栋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并采用玻璃幕墙等全封闭形式,配以集中空调系统时,其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普通规模不采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公共建筑能耗的两三倍。

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型公共建筑(2万平方米以上)占总建筑面积的4%,能耗却占到22%。为遏制公共建筑总能耗的迅速增长,一项从能耗统计到能源审批、能效公示、建立定额标准、超定额加价的制度体系被推出。

配合这套制度实施的技术方法叫“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监测体系”。要求建立能耗监测平台,首先是对采暖、照明、空调等分类分享安装计量装置,通过传感器读取计量结果并公示,促进业主对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此外,发现每一栋建筑的节能潜力,由市场来推动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

这套制度体系建立后,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力推节约型校园、节约型医院,目前已有100多家高校作了节能改造。“其中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江南大学等的节能成果和运行模式全球领先。”武涌说。

“十二五”期间,住建部联合财政部选取了重庆、深圳、上海、天津四个城市改造公共建筑,要求400万平方米能效提高20%。“这个标准是通过大量数据测算得出的能效提升最佳值。”武涌说,“靠市场自发,能效提升一般不会超过10%,但是有政府补贴,一是效果有保障,二是投资回报周期不会太长,所以市场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

遗憾的是,“400万平方米”完成之后,政策尚无下文。武涌介绍,四个城市共同向住建部反映,希望政策给出一个中长期的能效提升目标,以使企业和人员有合理预期。

绿色进化亟需政府支持

中国建筑节能正在向“绿色建筑”转型。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其内涵与外延更为广泛。

2006年建设部出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确定了中国建筑界最高级别的认证——绿色三星建筑认证,并于2014年作了更为严格的修订。

住建部关于建筑节能检查情况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1446个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超过1.6亿平方米。不过,由于北京、深圳等城市在2013年下半年已要求新建建筑强制执行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的要求,“这部分并不需要再作认证,”武涌说,“‘十二五’完成10亿平方米新建绿色建筑问题不大。”

中国建筑从节能到绿色,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仍需承认“绿色建筑是市场机制部分失灵的领域”,而这或许跟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和引导不足有关。

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规定对高星级绿色建筑给予财政奖励,2012年的奖励标准为二星级45元/平方米,三星级80元/平方米。但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策研究人员称,以上承诺并未兑现。

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财政部、建设部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6〕460号),利用专项资金为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据了解,这项支持工作目前也几近停滞。

作为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产业也面临技术转化困难、成本高、金融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韩克在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建筑节能及新型建材展览会上对《?望东方周刊》说:“建筑节能或绿色建筑技术无难点,难的是如何让技术转化为成熟产品,这个过程需要资本和政策的支持。”

建筑绿色节能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具有极强的公共性和公益性,而低碳、环保等核心技术又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无论从科研投入、资金补贴和政策支持,都需要政府主导、市场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