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首为文明单位社会责任打分 推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来源:新华网

 

 

800多家市级文明单位为评估对象的2011年度《上海文明单位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25日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发布。这是上海首次为文明单位社会责任打分,推行文明单位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燕爽表示,上海文明单位社会责任报告制度的建立,是引导社会成员履行社会责任的有益尝试,更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积极探索。目的在于引导整个社会形成勇担责任的风气,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

 

据介绍,上海评估文明单位社会责任主要有五大指标,分别是“员工责任”“经济与服务责任”“诚信责任”“社区责任”和“环境责任”。评估结果显示,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文明单位这一先进群体在上海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引领带头作用,较好地承担起了相应的社会责任。2011年度,上海文明单位社会责任报告总体平均分为82.25分,其中机关类单位84.96分、企业类83.13分、事业类79.65分。

 

数据显示,上海相关文明单位普遍做到了切实保障员工基本权益,劳动合同签约率达100%;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利润额和资产增值率在行业内均处于领先水平;企业类文明单位普遍参与了上海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全市所有食品企业文明单位都签订了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责任书;全市所有文明单位都开展了志愿者服务活动,已有72%的文明单位建立了符合自身单位特点且比较规范的志愿者组织,36家文明单位建立了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党员志愿者参与率达到了93.7%;在各类救灾帮困捐助活动中,文明单位成为上海慈善捐助事业的主力军;98.6%的生产型企业制定了节能减排计划和目标,其中93.4%的生产型企业能够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全市各类化工型企业普遍按照ISO14001体系加强环保管理。

 

据了解,上海共有3000余家市级文明单位。自2012年起,上海市文明办将在前一年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正式实施文明单位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并将其作为考评文明单位的重要依据。《上海文明单位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将每年向社会发布,以展示全市文明单位履行社会责任的总体情况,打分工作由上海市文明办委托相关社会调查和研究机构具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