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发现之旅2011??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研究》发布

2012528   来源: 商道纵横

 

 

2012525日,《价值发现之旅2011??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显示,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快速增长,但普遍缺乏关键定量信息,披露不规范,缺乏可比性。该研究报告是企业社会责任咨询机构商道纵横连续第5年对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研究的成果。研究得到了乐施会的资助和环保部宣教中心的支持。

 

 

报告发布会现场

 

报告对2011年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收集、分类,并根据定量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发现:

?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稳定增长

2011年,国内企业共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1001份,报告数量连续多年快速增长,2011年增长率超过30%;在发布报告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比首次下降,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增速迅猛;上市公司发布报告数量继续上升,占到报告总数的60%;发布报告在40份以上的行业由7个增至11个。
 
另据最新统计,今年14月,国内企业共发布社会责任报告598份,绝大多数由上市公司发布。

?   报告普遍缺乏关键定量信息,披露不规范,缺乏可比性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定量信息披露程度不高,特别是具有实质性的关键定量指标信息。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关键定量指标平均披露个数不足2个,56%的上市公司没有披露任何关键定量指标。以环境类指标为例,在温室气体排放量和耗水量指标上,上市公司的披露程度都不足1%

另外,报告的定量信息披露随意性强,单位和口径不统一,数据整体缺乏可比性,即使在同一行业中也无法比较,因此亟待规范。

?   少量报告数据披露完善,可作为行业典范

少量上市公司在定量信息披露上表现突出,已经能够准确识别关键的定量指标,并采用国际标准对数据进行披露,在横向和纵向上都具有良好的可比性。这部分报告普遍采用国际或国内报告编写指南或标准,并且能够严格按照指南中的规定披露信息。

“2001年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只有2份,而现在已经突破1000份大关。环保部宣教中心主任贾峰在致辞中表示,今年的《价值发现之旅》与往年不同,更强调披露关键定量信息,增加实用性。

 

 

环保部宣教中心主任贾峰致辞

 

乐施会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经理梅家永致辞并表示:报告展示出重要问题,只有少数食品企业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且质量不高,普遍未充分披露公众关心的食品安全信息。因此希望这些企业能积极回应公众关心的问题,真正将报告制度作为沟通平台。

 

 

乐施会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经理梅家永致辞

 

商道纵横总经理郭沛源主持发布会并表示:要促进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健康发展,企业必须加强对关键定量指标的披露。利益相关方最关心的不是报告的长短和设计,而是具有实质性和可比性的关键信息。

 

 

商道纵横总经理郭沛源博士主持发布会

商道纵横研究员安嘉理发布《价值发现之旅2011》报告,并建议:上市公司应提升自身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认识和能力,重视通过关键定量指标对其环境和社会影响进行系统管理以防范相关风险;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定量信息披露的引导,通 过相关指引或法规来加强定量信息的披露,并增加数据披露的规范性;此外,媒体、民间组织和公众可根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定量信息更好地监督企业行为。

 

 

商道纵横研究员安嘉理发布《价值发现之旅2011》报告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马军主任则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与公众进行交流的工具,随着公众意识的提高,公众对企业报告的质量有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点评报告

 

英国标准协会(BSI)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高毅民、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郭毅出席发布会并对研究报告进行了点评。

 

 

 

英国标准协会(BSI)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高毅民解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验

 

 

 

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郭毅点评报告

 

此外,20余家新闻媒体、40余家企业和NGO代表也出席了发布会,并与嘉宾互动探讨报告内容。

 

报告全文下载:价值发现之旅2011-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