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9-16 出处: 武钢
9月13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2008社会责任报告》发布。这是武钢自去年作为我国钢铁企业首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后,今年再次向社会发布,展示了武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武钢总经理邓崎琳在卷首致辞时说,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大调整,让企业更加关注周围的世界,更加深入思考企业的发展模式 , 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更加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央企,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 是全社会对央企的广泛要求,也是央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的客观需要。
武钢《2008社会责任报告》主要描述从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武钢在股东、员工、用户、供应商、社区等方面的工作。分为公司概貌、社会责任、资源与环境三个部分,参照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和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编撰而成。
2008年,武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第三次创业战略构想的实施步伐,克服了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生产经营取得了较好成绩:公司生产铁2623万吨、钢2773万吨、材2661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与此同时,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广西钢铁集团正式揭牌,公司中西南发展战略有了新的突破。
2008年,武钢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建成了我国第一家钢铁博物馆,并成为社区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基地;加快落实政府节能环保行动计划,投入十几亿元用于节能环保项目建设与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指标持续改进;积极投入抗震救灾活动 , 全力救治灾区伤员,接受灾区学员就读,帮助灾区恢复重建,向地震灾区及受冰雪洪涝灾害地区捐赠6000多万元,赢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回报股东,资产增值,成为国家骄傲的企业。武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钢铁产业政策,提出并实施第三次创业,采取积极措施应对金融危机,大力推进内部改革和实施中西南发展战略,突出做强黑色金属采矿冶炼及加工、钢铁贸易和冶金工程技术服务三大主业,抓好冷轧硅钢片、汽车板和高性能工程结构钢“三大基地”的建设,大力开拓海内外市场;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管控能力;降低经营成本,加强风险防范;投入产出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2008年国务院国资委对武钢2007年经营业绩进行考核,武钢再次获得A级,连续4年被国务院国资委绩效考核评为A级企业。
关爱员工,共同发展,成为员工热爱的企业。武钢致力于建设员工爱岗敬业的和谐企业,奉行“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理念,以员工为企业发展伙伴,尊重员工的个性和创造,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关注员工发展,使员工与企业共享价值、共同成长。完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通道建设,落实相应岗位待遇,形成核心专业技术人才、生产一线技能人才成长的快车道。实现员工收入与公司效益同增长。加大对研发人员、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奖励。坚持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安全管理方针。武钢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及员工需求,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保障机制与制度。2008年,武钢组织了全公司56个单位(含三级单位)67802人参加了员工重大疾病医疗互助活动,加强了员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
服务用户,合作共赢,成为用户信赖的企业。武钢始终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企业经营理念,不断弘扬“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积极营造“诚信质量企业的生命”的质量文化理念和氛围,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武钢股份获得2008年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2008年,武钢钢材综合成材率为92个百分点,比目标值高1.6个百分点;钢材综合改判率比2007年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公司累计完成新试新推合同346万吨,较上年增长60%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积极推进服务重心前移,不断强化服务意识, 2008年顾客满意度综合水平达91%。科技成果取得历史性突破,专利申请数量高速增长,申请专利达到461项,获得各级政府科技进步奖40项。其中《武钢取向硅钢制造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钢铁冶金储运与精炼设备炉衬材料长寿高效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利益共享,共同发展,打造和谐供应链。武钢坚持“广泛发展直供商,适当吸收代理商,严格控制贸易商”的供应商管理政策;坚持与国内外有实力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与供应商共同发展,全面推行招标制度,实施阳光采购。2008年武钢通过网上采购招标1739次,招标品种 7193种,规划214767种,与网上最低报价相比降低成本26973万元。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与环境协调的企业。武钢确立了“以人为本,诚信为先,追求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的企业价值观,按照《公司法》、《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诚信来赢得顾客,诚信经营,积极开拓市场,合同履行率达100%,有效实现了企业与用户双赢。
武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努力回馈社会、服务社会。2008年继续开展各项扶贫和捐赠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武钢在2008年度抗击雪灾、地震灾害中贡献突出,被国家民政部和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内资企业”荣誉称号。2008年初特大冰雪灾害期间,武钢向湖北省灾区捐赠500万元,向广西壮族自治区雨雪冰冻灾区捐赠500万元。援助灾区人民恢复家园建设,武钢先后4次派遣医疗救护人员21人次赴川参加医疗救援,两次组成医疗小分队执行任务,完成1万多吨彩色涂层钢板的生产。从2004年起武钢对口支援西藏八宿县,2008年先后落实援藏资金881万元。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长期对口帮扶通山县、五峰县、秭归县和新洲区,新农村家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武钢落实污染减排责任,大力推进环保治理项目实施进度,强化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实现环境污染事故为零的目标。武钢被评为“湖北省2008年十大节能减排行动环保创新单位”、“湖北省绿化模范单位”。“十五”以来,武钢青山本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浓度满足政府核准的控制指标,并逐年改善。 2008年,公司吨钢综合能耗为734.82千克标准煤/吨,比2007年同期下降10.23千克标准煤/吨;万元产值能耗1.31吨标准煤/万元,比 2007年下降0.4吨标准煤/万元。其中青山本部吨钢综合能耗为729.82千克标准煤/吨,比2007年同期下降9.98千克标准煤/吨;万元产值能耗1.3吨标准煤/万元,比2007年下降0.28吨标准煤/万元。2008年,公司青山本部产生各类工业固体废物671万吨,综合利用率97.3%。实现综合利用价值17.1亿元。
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继续,如何渡过危机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的一次“大考”。武钢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创新发展和经营模式,将企业社会责任自觉融入公司发展战略之中,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协调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努力
武汉钢铁发布《2008社会责任报告》
2009-9-16 出处: 武钢
9月13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2008社会责任报告》发布。这是武钢自去年作为我国钢铁企业首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后,今年再次向社会发布,展示了武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武钢总经理邓崎琳在卷首致辞时说,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大调整,让企业更加关注周围的世界,更加深入思考企业的发展模式 , 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更加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央企,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 是全社会对央企的广泛要求,也是央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的客观需要。
武钢《2008社会责任报告》主要描述从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武钢在股东、员工、用户、供应商、社区等方面的工作。分为公司概貌、社会责任、资源与环境三个部分,参照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和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编撰而成。
2008年,武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第三次创业战略构想的实施步伐,克服了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生产经营取得了较好成绩:公司生产铁2623万吨、钢2773万吨、材2661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与此同时,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广西钢铁集团正式揭牌,公司中西南发展战略有了新的突破。
2008年,武钢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建成了我国第一家钢铁博物馆,并成为社区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基地;加快落实政府节能环保行动计划,投入十几亿元用于节能环保项目建设与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指标持续改进;积极投入抗震救灾活动 , 全力救治灾区伤员,接受灾区学员就读,帮助灾区恢复重建,向地震灾区及受冰雪洪涝灾害地区捐赠6000多万元,赢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回报股东,资产增值,成为国家骄傲的企业。武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钢铁产业政策,提出并实施第三次创业,采取积极措施应对金融危机,大力推进内部改革和实施中西南发展战略,突出做强黑色金属采矿冶炼及加工、钢铁贸易和冶金工程技术服务三大主业,抓好冷轧硅钢片、汽车板和高性能工程结构钢“三大基地”的建设,大力开拓海内外市场;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管控能力;降低经营成本,加强风险防范;投入产出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2008年国务院国资委对武钢2007年经营业绩进行考核,武钢再次获得A级,连续4年被国务院国资委绩效考核评为A级企业。
关爱员工,共同发展,成为员工热爱的企业。武钢致力于建设员工爱岗敬业的和谐企业,奉行“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理念,以员工为企业发展伙伴,尊重员工的个性和创造,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关注员工发展,使员工与企业共享价值、共同成长。完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通道建设,落实相应岗位待遇,形成核心专业技术人才、生产一线技能人才成长的快车道。实现员工收入与公司效益同增长。加大对研发人员、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奖励。坚持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安全管理方针。武钢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及员工需求,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保障机制与制度。2008年,武钢组织了全公司56个单位(含三级单位)67802人参加了员工重大疾病医疗互助活动,加强了员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
服务用户,合作共赢,成为用户信赖的企业。武钢始终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企业经营理念,不断弘扬“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积极营造“诚信质量企业的生命”的质量文化理念和氛围,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武钢股份获得2008年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2008年,武钢钢材综合成材率为92个百分点,比目标值高1.6个百分点;钢材综合改判率比2007年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公司累计完成新试新推合同346万吨,较上年增长60%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积极推进服务重心前移,不断强化服务意识, 2008年顾客满意度综合水平达91%。科技成果取得历史性突破,专利申请数量高速增长,申请专利达到461项,获得各级政府科技进步奖40项。其中《武钢取向硅钢制造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钢铁冶金储运与精炼设备炉衬材料长寿高效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利益共享,共同发展,打造和谐供应链。武钢坚持“广泛发展直供商,适当吸收代理商,严格控制贸易商”的供应商管理政策;坚持与国内外有实力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与供应商共同发展,全面推行招标制度,实施阳光采购。2008年武钢通过网上采购招标1739次,招标品种 7193种,规划214767种,与网上最低报价相比降低成本26973万元。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与环境协调的企业。武钢确立了“以人为本,诚信为先,追求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的企业价值观,按照《公司法》、《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诚信来赢得顾客,诚信经营,积极开拓市场,合同履行率达100%,有效实现了企业与用户双赢。
武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努力回馈社会、服务社会。2008年继续开展各项扶贫和捐赠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武钢在2008年度抗击雪灾、地震灾害中贡献突出,被国家民政部和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内资企业”荣誉称号。2008年初特大冰雪灾害期间,武钢向湖北省灾区捐赠500万元,向广西壮族自治区雨雪冰冻灾区捐赠500万元。援助灾区人民恢复家园建设,武钢先后4次派遣医疗救护人员21人次赴川参加医疗救援,两次组成医疗小分队执行任务,完成1万多吨彩色涂层钢板的生产。从2004年起武钢对口支援西藏八宿县,2008年先后落实援藏资金881万元。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长期对口帮扶通山县、五峰县、秭归县和新洲区,新农村家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武钢落实污染减排责任,大力推进环保治理项目实施进度,强化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实现环境污染事故为零的目标。武钢被评为“湖北省2008年十大节能减排行动环保创新单位”、“湖北省绿化模范单位”。“十五”以来,武钢青山本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浓度满足政府核准的控制指标,并逐年改善。 2008年,公司吨钢综合能耗为734.82千克标准煤/吨,比2007年同期下降10.23千克标准煤/吨;万元产值能耗1.31吨标准煤/万元,比 2007年下降0.4吨标准煤/万元。其中青山本部吨钢综合能耗为729.82千克标准煤/吨,比2007年同期下降9.98千克标准煤/吨;万元产值能耗1.3吨标准煤/万元,比2007年下降0.28吨标准煤/万元。2008年,公司青山本部产生各类工业固体废物671万吨,综合利用率97.3%。实现综合利用价值17.1亿元。
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继续,如何渡过危机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的一次“大考”。武钢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创新发展和经营模式,将企业社会责任自觉融入公司发展战略之中,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协调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努力把武钢建设成为产品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环保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企业集团。
把武钢建设成为产品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环保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