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9-7 出处: 千龙网
5日下午,一年一度的中国企业500强的评选结果在浙江杭州出炉。据中央电视台“整点新闻”消息,中石化以1.46万亿元的营业收入连续第五年位列榜首。据悉,今年中国500强企业的分析报告已经基本完成,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26.0万亿元,入围门槛从上年的93.1亿上升为105.4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9月6日多家媒体报道)
研读这些企业名单: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等,留心这些“国字牌企业”企业的名字,垄断色彩和霸王色彩非常强,就说那个“共和国长子”吧,比如它的一个吊灯就价值几百万,员工和高管的薪酬当然非常高,给人留下了“暴利”和“独吞”以及奢侈浪费等的社会印象。更有甚者,2006年财富公布企业责任排名中,“中石油、国家电网最后2名”,企业公民责任由此可见一斑。
还有那个“什么银行”,一向自以为是,服务态度生硬,比如宁愿让储户“抬着病人去银行取款”,也不愿意人性通融、上门服务,再比如在“许霆案”中,银行负责任认为:“银行其实是弱者,并非是公众想象中的垄断机构,也希望银行业协会能帮助澄清”。可如此软弱的银行已将许霆送进了看守所,这样“强悍”的弱者实在可怕!不但不深入思考责任过失,大张旗鼓用“弱者”为幌子,装出用可怜巴巴的样子博得大众同情。归根到底是社会责任和公共义务的“借口推卸”。
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原来中国500强只会赚钱。就算是这样的企业规模大,利润高,却总有为富不仁、居高临下的感觉。这样的企业只是“利润的强大”,而不是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精致博大。有诸多的“经济瑕疵”。如果有一天,这些企业被拿掉“国字牌”,他们在世界性竞争中能拥有一席之地吗?我看危险!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认为,一个企业大致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纯粹挣钱、追求规模与“企业公民”时期。今天中国的绝大部分企业仍停留在第一阶段,一部分企业进入第二阶段。让我看,中国500强中,不少企业充其量还停留在第二阶段,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公民责任阶段。
手头有一大关于世界500强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材料,比如,德国汉高公司资助133名农村孤儿,“这次的爱心资赠仅仅是汉高众多公益项目中的一部分。自我们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我们始终致力于在中国可持续性的发展,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汉高公司DNA的一部分,它深深扎根于汉高的愿景和价值观中。”汉高(Henkel)中国区总裁艾峡甫先生(Faruk Arig)在汉高公司爱心资助江苏133名农村孤儿启动仪式上表示。 这种慈善只是该企业社会责任的一小部分。
在履行社会责任和企业扩张扩大之间,世界500强的企业丝毫没有因为企业的发展而淡忘社会责任。赚钱和履行社会责任成了企业发展的“鸟之双翼”,文化和社会形象强大了,品牌强大了,这才是最大的无形资产,才是真正的“强大”。
成熟企业不仅追求单纯经济利润总量,还追求公平、和谐、稳定和良性的“利润文化”上,将利润着力点定位在服务社会、反哺公民的责任公民阶段。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更要将放眼世界,播撒爱心、激活慈善、热心公益等等非营利性行为,这种社会责任感不仅是对中国的社会责任,还有特别要承担的世界责任,要做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这是企业世界公民不可或缺的品质。
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我们之所以需要商业领袖,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当中,需要有人给我们指明方向;我们需要合作,合作中又有冲突,所以需要有人把不同的、来自个人的、分散的小目标凝练成一个宏伟的、鼓舞士气的、适合指引统一行动的、团队的大目标;才能够成长,才能够具有竞争力。”如果更多“中国500强”也能真正将反哺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因为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他们肯定能早日达到企业公民阶段。但愿这一天早日到来!